人物經(jīng)歷
1995年畢業(yè)于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獲工學博士學位。1997.05 ~ 1998.05年在日本大阪大學作訪問研究(COE Fellow),1998年9月起任北京科技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系副主任,2000年9~12月在奧地利的Austrian Research Center Seibersdof作訪問研究。2002年12月作為“引進優(yōu)秀人才”調(diào)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任所科技委員會委員;組建功能陶瓷材料研究組并任組長。
榮譽記錄
曾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第八屆教育部霍英東青年基金及青年教師獎。研究方向
1.先進陶瓷材料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一體化研究:包括陶瓷材料的設計、制備和評價研究,重點是在同時在宏觀和微觀尺度進行材料的結(jié)構(gòu)設計、結(jié)構(gòu)控制、以及微觀結(jié)構(gòu)和性能表征。在材料體系上,正在致力于氮化物透明陶瓷(透紅外SiAlON陶瓷、透明AlON陶瓷)、用于半導體照明的功率型LED用氮化物陶瓷熒光粉以及透明陶瓷裝甲的研究。
2.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備新技術和相關理論研究,重點是在遠離平衡態(tài)條件下制備先進陶瓷材料的新型制備技術,外場輔助條件下制備透明氧化物陶瓷及玻璃陶瓷的研究工作。
3.先進陶瓷材料的合成新工藝研究:陶瓷粉體材料(SiC、Si3N4、AlN)的燃燒合成工藝和中試,以及陶瓷材料的成型和燒結(jié)新工藝研究。
主要貢獻
曾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骨干教師基金項目,負責九五863軍工配套重點課題等工作,F(xiàn)正在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院方向性項目及科技部ITER項目國內(nèi)配套課題各一項。
代表論著
宋月鵬, 李江濤, 林志明, 裴軍. 燃燒合成YAG過程中鋁粉粒度、壓塊密度對燃燒速度的影響. 硅酸鹽學報,
裴軍,楊建輝,梅林,李江濤. 超重力場中熔融鑄造透明YAG陶瓷的新技術. 硅酸鹽學報,
裴軍, 李江濤, 宋月鵬. 超重力燃燒合成熔鑄Al2O3陶瓷晶?堂嫘蚊驳男纬蓹C理. 硅酸鹽學報
裴軍,楊建輝,梅林,邱軍付,李江濤. 超重力輔助燃燒合成熔鑄制備共晶陶瓷Al2O3/YAG/YSZ. 硅酸鹽學報 .
裴軍, 李江濤, 梁睿, 寧曉山. 以超重力熔鑄新技術制備Al2O3陶瓷材料.自然科學進展
科研項目
1. 863課題“透明氧化鋁基陶瓷材料的超重力輔助非平衡制備新技術” ( 2006 u2013 2009 )。陶瓷材料的超重力熔鑄制備新技術, 簡言之,就是:在地球重力加速度10000倍以上的超重力極端條件下,將超高溫燃燒合成技術與快速凝固技術相結(jié)合,通過過程耦合實現(xiàn)陶瓷的熔鑄制備;研制出基于凝固原理,而不是燒結(jié)原理的、可用于制備激光透明陶瓷材料的新技術。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非平衡結(jié)構(gòu)的Al2O3 基陶瓷制備新技術及結(jié)構(gòu)形成機制研究”(2008.01-2010.1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加):“α-CSH/β-TCP復合人工骨的設計、制備機理及評價研究” (2008.01-2010.12))
4. 中俄國際合作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燃燒合成具有摩擦學應用的多組元復相陶瓷” (2008.01-2009.12))
5. 中科院方向性項目:“透明陶瓷材料的超重力熔鑄制備新技術及光學性能研究” (2008.10-2010.09))
6. 基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Si粉在空氣中氮化燃燒合成氮化硅基陶瓷的應用基礎研究” (2006.01-2008.12)),在全面完成課題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空氣中燃燒合成SiCN的中試生產(chǎn),已經(jīng)可以實現(xiàn)3Kg/次的穩(wěn)定合成,產(chǎn)品無需研磨即為亞微米級超細SiC/ Si3N4粉末,該工藝具有節(jié)能、無污染的典型特征。目前該技術正在中科院唐山研究與轉(zhuǎn)化中心實施成果轉(zhuǎn)化。
7. 包頭市科技局重點項目“用于半導體照明的SiAlON陶瓷紅色熒光粉的研究”,(與包頭稀土研究院合作項目)
8. 企業(yè)合作課題:“用作耐火材料成型模具的高韌性陶瓷材料耐磨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