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夏仁德1898年8月24日出生于美國費城,他的父母是虔誠基督徒,從他小時就注意他的宗教教育,引導他獻身于促進世界的福利。他1919年畢業(yè)于普林斯頓大學。1922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3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他在中學、大學時,參加青年會及夏令營,作輔導青年的工作,總是作得非常精彩、有成績,很得當局的贊賞。
經歷
1923年8月來中國,開始在燕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書,每年有大量學生學這門課。在中國,他結識了在燕大宗教學系教書的路易斯·埃伯特,他們于1925年10月結婚。在1935年北平爆發(fā)的“一二·九運動”中,他支持學生抗日救亡的正義行動,并保護學生。1941年美國珍珠港事件發(fā)生,為了保護學生,他沒有能逃走,而被日本囚禁。1942年夏天,他被轉到北京東交民巷。1943年3月他被關進山東濰縣集中營。直到9月美國和日本交換囚犯,他被送回美國。1945年夏天他得到許可又回到在成都的燕大。1946年經西安、上;氐胶5硌鄨@,任燕大教育系主任。繼而他夫人及兒子們又回到燕園,共同生活在一起。1948年國民黨通緝學生,他和學校當局幫助學生逃出網羅。1949年10月12日,他全家和北京民眾一起上街游行,慶賀共產黨的勝利。1950年夏仁德返美,1963年退休,1973年4月,夏仁德夫婦被請回中國作客,周恩來總理在中山公園歡迎他們。
成就
從"一二·九"到抗戰(zhàn) 燕京大學是當年美國教會辦的學校。在這個學校為數不少的外籍教員中,有些人思想是反動的,但具有正義感、同情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也不乏其人,夏仁德先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他畢業(yè)于美國普林斯敦大學后,20年代初就來到中國,在燕大執(zhí)教,長達20余年之久。他一直同情、支持中國人民。
早在30年代前期,日本帝國主義日益瘋狂踐踏中國國土,"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的時候,夏仁德先生就挺身而出,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他家住在未名湖畔,臨近水塔的一個樹木掩映的小庭院里。1935年,許德珩、楊秀峰、齊燕銘、徐冰等同志組織文化界抗日救國會,在偌大的北平竟找不到一席之地開會,他就多次把他家的小客廳借作會場。"一二·九"學生運動開始以后,燕大學生運動有骨干如黃華、陳翰伯、龔普生等就經常去他家。他主動地把他家后門和房間的鑰匙交給他們,讓他們自由進去開會,秘議救亡工作。
1936年1月,劉少奇同志派林楓同志給清華、燕京的學生黨員黃華、蔣南翔、牛蔭冠等同志講有關黨的知識,如民主集中制等,也是借他家講的,講了兩天。
1936年2月,白色恐怖籠罩著平津,國民黨政府大肆鎮(zhèn)壓愛國學生運動。天津北洋工學院被搜查了,北平中國大學、東北大學都有很多學生被捕。29日拂曉,四百多軍警沖進清華園,逢人就打,見人就抓。當時,近在咫尺的燕京大學的好幾位學運骨干,如陳翰伯等就藏在夏仁德先生的家中,隨后,清華的蔣南翔等同志也隱蔽在這里。在那些險惡的日子里,進步同學把暗地學習的黨的重要文件,如《八一宣言》等,也藏在他家地毯下面。
1937年初,斯諾從陜北蘇區(qū)訪問歸來,在一個春光明媚的下午,也曾在夏仁德的客廳里,熱情地向燕大20多個進步同學介紹了此行見聞,讓大家看他剛剛寫成的《紅星照耀著中國》(即有名的《西行漫記》)的初稿和200多張在陜北蘇區(qū)拍攝的照片;還放映了自己在那里拍攝的小電影。這對大家有多大的鼓舞和教育啊!
抗戰(zhàn)爆發(fā),北平失陷。燕大好些同學奔赴抗日敵后根據地,又是在夏仁德先生家里化裝出走的。他還騰出家中的住室?guī)椭娣糯\給敵后根據地的醫(yī)藥用品;他休假回美,曾和一些美國朋友在紐約第五街游行,聲援中國抗戰(zhàn)。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發(fā)生,日本偷襲美國,燕大立即被日軍查封。外籍教授林邁可、賴樸吾很快越過西山,趕赴抗日根據地。夏仁德先生原擬同行,但為幫助進步同學轉移,為處理進步同學藏在他那里的秘密文件,沒有及時成行。當他氣喘吁吁地往返于女生宿舍和西校門之間,幫助一個又一個被日軍驅逐出校的女同學運走行李之后,就被日軍逮捕,關進了山東濰縣的集中營,直到日本投降后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