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淑妃:王皇后(?—786年),唐德宗李適皇后,生唐順宗和唐安公主。父王遇,曾任秘書監(jiān),加封為揚州大都督,母郕國夫人鄭氏。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王氏生唐順宗。公元779年被立為淑妃,幾年后,宮廷內(nèi)部發(fā)生了涇原之變。叛亂的將領(lǐng)攻占長安。王淑妃遂與德宗出逃至陜西乾縣。
由于長年奔波,外加女兒的逝世。回到長安后,王淑妃一病不起。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十一月,被立為皇后。然而,加冕典禮剛結(jié)束。王皇后就停止了呼吸。德宗悲傷萬分,此謚號為“昭德皇后”。
歷史記載
《舊唐書列傳第一》德宗昭德皇后王氏,父遇,官至秘書監(jiān)。德宗為魯王時,納后為嬪。上元二年,生順宗皇帝,特承寵異。德宗即位,冊為淑妃。貞元二年,妃病。十一月甲午,冊為皇后,是日崩于兩儀殿。臨畢,素服視事。既大殮成服,百僚服三日而釋,用晉文明后崩天下發(fā)哀三日止之義,上服凡七日而釋。謚曰昭德。初,令兵部侍郎李紓撰謚冊,文既進(jìn),帝以紓文謂皇后曰“大行皇后”非禮,留中不出。詔翰林學(xué)士吳通玄為之,通玄又云“咨后王氏”,議者亦以為非。知禮者以貞觀中岑文本撰文德皇后謚冊曰“皇后長孫氏”,斯得之矣。五月,葬于靖陵。后母郕國夫人鄭氏請設(shè)祭,詔曰:“祭筵不可用假花果,欲祭者從之!弊允亲谑抑T親,及李晟、渾瑊、神策六軍大將皆設(shè)祭。自啟攢后,日數(shù)祭,至發(fā)引方止。宰臣韓滉為哀冊。又命宰相張延賞、柳渾撰《昭德皇后廟樂章》,既進(jìn),上以詞句非工,留中不下,令學(xué)士吳通玄別撰進(jìn)。初,后為淑妃,德宗贈后父遇揚州大都督,遇子果眉州司馬,甥侄拜官者二十余人。永貞元年十一月,徙靖陵,祔葬于崇陵。
?
后唐明宗淑妃王氏
王淑妃(?—951?),后唐明宗李嗣源妃嬪之一。王氏未有子女,為許王李從益和永安公主的養(yǎng)母。
王氏原為邠州餅家子,因有美色,號“花見羞”。少年時被賣于后梁名將劉鄩為侍兒。劉鄩死后,王氏無所歸。當(dāng)時,李嗣源的夫人夏氏已經(jīng)逝世,方求別室。有人將王氏的情況告訴安重誨,安重誨轉(zhuǎn)告李嗣源,李嗣源遂納之。李嗣源登基后,王氏于天成三年正月冊立為德妃,稱王德妃。長興二年四月進(jìn)號淑妃。王淑妃于應(yīng)順元年閏正月十三日冊為太妃,至后周廣順元年(951年)四月追謚為賢妃。
相關(guān)史料
《舊五代史 列傳一 后妃》
又案:《五代會要》所載明宗時內(nèi)職,德妃王氏,天成三年正月冊立,長興二年四月進(jìn)號淑妃,應(yīng)順元年閏正月十三日冊為太妃,至周廣順元年四月追謚賢妃。
《新五代史 卷十五 唐明宗家人傳第三》
明宗和武憲皇后曹氏 昭懿皇后夏氏
明宗三后一妃:和武憲皇后曹氏(曹皇后)生晉國公主;昭懿皇后夏氏(夏皇后)生秦王從榮(李從榮)、愍帝(后唐愍帝);宣憲皇后魏氏(魏皇后),潞王從珂(李從珂)母也;淑妃王氏,許王從益之慈母也。曹氏、夏氏皆不見其世家。夏氏無封爵,明宗未即位前卒。明宗天成元年,封楚國夫人曹氏為淑妃,追封夏氏晉國夫人。長興元年,立淑妃為皇后,而夏氏所生二子皆已王,乃追冊為皇后,謚曰昭懿。
宣憲皇后魏氏
魏氏,鎮(zhèn)州平山人也。初適平山民王氏,生子十歲矣。明宗為騎將,掠平山,得其子母以歸。居數(shù)年,魏氏卒,葬太原。其子是為潞王從珂。明宗時,從珂已王,乃追封魏氏為魯國夫人。廢帝即位,追尊魏氏為皇太后,議建陵寢,而太原石敬瑭反,乃于京師河南府東立寢宮。清泰三年六月丙寅,遣工部尚書崔儉奉上皇太后寶冊,謚曰宣憲。
淑妃王氏
淑妃王氏,邠州餅家子也,有美色,號“花見羞”。少賣梁故將劉鄩為侍兒,鄩卒,王氏無所歸。是時,明宗夏夫人已卒,方求別室,有言王氏于安重誨者,重誨以告明宗而納之。王氏素得鄩金甚多,悉以遣明宗左右及諸子婦,人人皆為王氏稱譽,明宗益愛之。而夫人曹氏為人簡質(zhì),常避事,由是王氏專寵。
明宗即位,議立皇后,而曹氏當(dāng)立,曹氏謂王氏曰:“我素多病,而性不耐煩,妹當(dāng)代我!蓖跏显唬骸昂,帝匹也,至尊之位,誰敢干之!”乃立曹氏為皇后,王氏為淑妃。妃事皇后亦甚謹(jǐn),每帝晨起,盥櫛服御,皆妃執(zhí)事左右,及罷朝,帝與皇后食,妃侍,食徹乃退,未嘗少懈,皇后心亦益愛之。然宮中之事,皆主于妃。明宗病,妃與宦者孟漢瓊出納左右,遂專用事,殺安重誨、秦王從榮,皆與焉。劉鄩諸子,皆以妃故封拜官爵。愍帝即位,冊尊皇后為皇太后,妃為皇太妃。初,明宗后宮有生子者,命妃母之,是為許王從益。從益乳母司衣王氏,見明宗已老而秦王握兵,心欲自托為后計,乃曰:“兒思秦王!笔菚r從益已四歲,又?jǐn)?shù)教從益自言求見秦王。明宗遣乳嫗將兒往來秦府,遂與從榮私通,從榮因使王氏伺察宮中動靜。從榮已死,司衣王氏以謂秦王實以兵入宮衛(wèi)天子,而以反見誅,出怨言。愍帝聞之,大怒,賜司衣王氏死,而事連太妃,由是心不悅,欲遷之至德宮,以太后素善妃,懼傷其意而止,然待之甚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