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工作經歷
1995年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
1995—1998年于中國建設銀行煙臺分行辦公室工作;
2001年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1-2005年于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文藝理論教研室工作;
2005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文藝學專業(yè),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5年至今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工作,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2009-2011年于黑龍江大學哲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已出站;
2012年被授予黑龍江省高校師德先進個人稱號。?
研究方向
1、批評理論與文化研究; 2、文學理論與當代文學研究。?
科研項目
1.2012.6~2015.6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2CZW077):新世紀中國類型文學的生產機制、話語實踐與文化邏輯研究! 2.2005.12~2007.8主持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0374024):基督教神學美學研究(已結題);
3.2009.7~2012.7主持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基金專項項目:基督教神學美學與現代美學的困境與救贖(已結題); 4.2008.1~2011.8主持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文化研究及其在高校文科教學中的展開(已結題) 5.2012.9~2014.9主持黑龍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當代文化研究教學內容與模式研究。 6.2012.8-2015.8主持承擔黑龍江省教育廳青年學術骨干項目:新世紀類型文學的文化邏研究。
7.2004.1~2010.12承擔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黑龍江省科技廳計劃攻關項目:龍江當代文學大系的編選暨龍江當代文學史的編撰,本人為影視文學卷主編(已結題)。?
主要著作
1.《日常的力量——后新時期文學與文化反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
2.《被拯救的審美——基督教神學美學引論》,時代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
3.《他從齊國來》,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代表論文
1.《日常生活轉向與理論的“接合”》,《文學評論》,2011年3期;
2.《文學:從“是什么”到“怎么樣”》,《文藝爭鳴》,2009年3期;
3.《新世紀文學的復數經驗》,《文藝爭鳴》,2010年4期;
4.《郭敬明論》,《文藝爭鳴》,2006年3期;
5.《類型文學熱亟需文化反思》,《人民日報》,2010年9月21日(《2011中國文學年鑒》全文收錄);
6.《聚焦諜戰(zhàn)小說的文化密碼》,《人民日報》,2011年4月26日;
7.《重建當代文學主體性》,《文藝報》,2010年8月5日;
8.《作為文化表征的類型文學》,《文藝報》,2010年9月10日;
9.《當代文學的文學性與現實觀》,《文藝評論》,2007年1期;
10.《我們如何看待80后文學》,《文藝評論》,2008年6期;
11.《文化研究的“用”與“途”》,《藝術廣角》,2011年2期。?
科研獲獎
1.十四屆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郭敬明論,2010年(獨立獲獎人); 2.十五屆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類型文學熱亟需文化反思,2013年(獨立獲獎人); 3.2009年度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80后文學研究,2009年(獨立獲獎人);
4.2010年度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文學:從“是什么”到“怎么樣”(獨立獲獎人); 5.第七屆黑龍江省文藝獎一等獎:龍江當代文學大系,2011年(主要獲獎人,分卷主編);
6. 15屆黑龍江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龍江當代文學大系,2013年,(主要獲獎人,分卷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