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光緒三十一年(1905)隨父馬漢良經商。民國初年,與王伯俺等10余戶,合資經辦“仁壽同”字號。有銀幣6萬余兩。馬渭川代表“仁壽同”駐丹江、漢口、上海,與日商做生意,將山區(qū)山貨特產運往外地銷售,又將南方日用工業(yè)品運回山區(qū),促進經濟發(fā)展。民國年間,曾任聯(lián)保主任、鄉(xiāng)長、商務會長、縣參議員等職。在溢河壩一帶有稞30余石。民國二十八年(1939),嵐皋旱澇成災,饑民遍野。馬渭川等人在縣城西街開“稀飯場”,賑濟災民。馬渭川為人厚道,處事謹慎,是本縣回民中的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