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姓名:尼科耳 Nicolle,Charles Jules Henri
國家或者地區(qū):法國
學科:醫(yī)學家
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關斑疹傷寒的研究
人物生平
尼科耳(Nicolle,Charles Jules Henri)法國醫(yī)生。
1866年9月21日生于塞納-馬恩大區(qū)魯昂市;1936年2月28日卒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尼科耳是一位醫(yī)生之子,他繼承父業(yè),于1893年獲醫(yī)學學位,接著到魯昂醫(yī)學任教,他父親是該校教授。他上學時曾在巴斯德研究所聽過微生物學課,以后就在這方面進行了重要工作,雖然他還打算創(chuàng)作小說。?
1902年他被任命為巴斯德研究所突尼斯分所所長,在那里,在一個殖民地(本世紀初他有特別好的機會來研究某一疾病。他所研究的是斑疹傷寒,后來立克次在西半球也對此病進行研究,不幸受傳染死去。在突尼斯,尼科耳注意到一個有趣的情況。斑疹傷寒在醫(yī)院外面?zhèn)魅緲O烈,由接觸而傳播。大夫去看病人染上這。会t(yī)院職工接待病人也染上這病。可是一旦病人住進醫(yī)院接受觀察,這病就不再蔓延了。尼科耳認為,關鍵在醫(yī)院的入口,在病人脫下衣服用水和肥皂擦洗身體時。傳播此病的那種東西是在衣服中,由于洗滌而從身上除去了。他的懷疑落到體虱上。他開始用動物做試驗,先用黑猩猩,后用豚鼠,結果得到證實。正如蚊子傳播瘧疾和黃熱病一樣,虱子傳播斑疹傷寒。但不幸,要驅除這小小的身體寄生蟲卻比驅除自由飛翔的昆蟲還難,所以斑疹傷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仍造成了很多死亡。
到了米勒發(fā)明DDT,才扭轉了局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軍隊中斑疹傷寒幾乎一掃而光了。他還證實,動物有時患病很輕,實際沒有癥狀,可是卻有傳染性。這說明疾病在流行的間隔時期仍是存在的,病一直是存在的,流行只是其毒力定期增長的結果。后來比德爾等人把德符里斯的突變概念擴展到微生物界,使這種毒力變化的原因得到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