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功績
1908年離家到長沙,投入新軍第四十九標二營左隊當兵,先后任下士副目、文書等職。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10月22日參加陳作新指揮的攻克長沙撫臺衙門的戰(zhàn)斗,旋隨部隊參加援鄂作戰(zhàn),在漢口、漢陽與清軍多次進行激烈搏斗,直至武昌首義取得勝利。隨部隊回湘后,1912年任湘軍第四師一團三營排長,旋即升任本團一連連長,十月任第五守備軍連長。1913年任湘軍第四師第二團十二連中尉排長,旋升本連連長。九月被遣散回家,在鄉(xiāng)讀書兩年。1916年任湘軍第三十二團十二連中尉排長,1917年升任本連上尉連長,參加護國和護法諸役。1918年考入云南講武堂韶州分校。1920年畢業(yè)回湘任湘軍第五團少校團附兼補充營營長,參加驅(qū)逐北洋兵之役,當年冬天被趙恒惕解散回家。
主要事跡
1921年余韶到廣東,住程潛家中。1922年任粵軍第四旅第八團中校團附。1924年,加入國民黨。當年,在程潛任總司令的攻鄂軍第三旅一團任團長,后調(diào)任軍政部上校副官,參加廣東東征之役。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參議,參加北伐。1927年任陸軍第五師二十六團中校團附。1928年底入北京陸軍大學特一期就讀,1931年底畢業(yè)。1932年春回到江西任第五師上校參謀處長,不久即改任參謀長。1933年第五師擴編為三十六軍,被任命為軍部少將參謀長。其間參與對紅軍的“圍剿”作戰(zhàn)。
1938年9月任國民黨第九十六師師長。1939年冬調(diào)廣西昆侖關(guān)駐防,與日軍激戰(zhàn)月余。戰(zhàn)事結(jié)束后,九十六師被編入第五軍,駐貴州平壩整訓。1941年末進駐云南。1942年3月入緬作戰(zhàn),后經(jīng)由野人山、高黎貢山回國。1943年1月回到昆明,后調(diào)第五軍任中將副軍長。1945年2月被免職,后又任陸軍總司令部新兵訓練第二集訓處第四總隊長。日本投降后,調(diào)任第五軍官總隊總隊長。1948年調(diào)任國防部部員、點驗組長,均未到任。后因病回到長沙,從事織布、種菜等業(yè),以維持生活。
1949年8月余韶隨潛參加湖南和平起義。1951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經(jīng)李濟深推薦,1955年任湖南省人民委員參事室參事。1961年被選為湖南省政協(xi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