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大同中學沈愛玉老師獨特的育人經(jīng)驗
前不久,本報教育熱線討論當今不少學生不愿當“ 勞動委員”的話題,引起了一些學校和教師對這一現(xiàn)象的關注和思考。記者日前在黃浦區(qū)大同中學采訪時得知,該校高二(1)班班主任沈愛玉老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有一個獨特的做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 勞動委員”。
兒子的實例給她啟發(fā)
沈老師自己的兒子正在念初中,從小學一年級到現(xiàn)在,他擔任班級勞動委員整整8年。
盡管兒子常常滿頭大汗、一身臟衣回家,可沈老師發(fā)現(xiàn),他一點兒沒“吃虧”:因為必須天天早到晚走,管好班級衛(wèi)生,兒子成了一個踏踏實實負責任的小男子漢。進初中后,同學們一致推選他做 學習委員,可他要求大家讓他做學習委員兼勞動委員——這種品格的培養(yǎng),可是千金難買呀!
選“總管”強調(diào)責任心
從兒子身上受到啟發(fā),沈愛玉老師去年一接手高一新班,就在班里創(chuàng)設了一種輪流“執(zhí)政”的新“官銜”,名稱叫作“值周班長”。全班分為8個小組,由8位值周班長當“總管”,分頭帶領大家做好教室衛(wèi)生、課堂紀律等等各項工作。
最特別的是,沈老師選擇值周班長,有一系列很出乎同學們意料的硬規(guī)定:既不能選班里已有職務的干部,也不論他(她)的成績高低,也無須考察他(她)的口頭表達能力。唯一的要求是,他(她)必須有責任心,能負責任。
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
結果,8個平常在班里默默無聞的孩子,承擔起了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他們每天就從 勞動委員的工作開始。
過了一段時間,大家再從班里其他“無官無職”的同學中選出8位,接替前一任的值周班長!皳Q屆”時,還得經(jīng)過全班認真的評議總結。這樣一來,幾乎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diào)動起來了。到學期結束總結時,沈老師帶的高一(1)班,居然創(chuàng)造了整個學期21周、周周蟬聯(lián)年級先進的“奇跡”!
好品質(zhì)讓人終身受益
沈老師告訴記者,大同中學一直在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精神,而她以為,民族精神應體現(xiàn)在學生最平常的學習生活中。
作為班主任,她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當自己的學生畢業(yè)離校時,他們帶走的,應該是能讓他們終身受益的東西。通過“讓每一個學生都當一回負責任的u2018 勞動委員u2019”的探索,平等、責任、公益心這些美好的字眼,被不露痕跡地烙在了每個同學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