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盧文紀,字子持,他的祖父是盧簡求,曾經(jīng)擔任唐朝太原節(jié)度使,他的父親是盧嗣業(yè),官至右補闕。盧文紀舉進士后,在后梁時期擔任刑部侍郎、集賢殿學士,唐明宗時期,擔任為御史中丞。
盧文紀奉命出使川蜀,經(jīng)過岐下,當時唐末帝為岐下主帥,以主人的身分禮遇接待他,觀察盧文紀的儀態(tài)志趣,招待頗為周到熱情。清泰初年,中書省缺宰相,末帝在朝臣中尋找,身旁臣子說:“我們看見一班朝廷中有名望,當授以重任的,不過姚豈頁、盧文紀、崔居儉而已!庇直容^過三人的文才德行,更不知如何是好。末帝于是將當時多位有清名的高官姓名寫在紙條上,投進琉璃瓶中,在月夜焚香,向上天禱告祈求,第二天一早用筷子挾紙團,第一下就挾到了寫有盧文紀名字的紙團,其次就是姚豈頁。末帝早希望如此,便欣然任命他們,授盧文紀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與姚豈頁一同登上相位。當時朝廷在戰(zhàn)亂之后,國家剛剛安寧,外有寇兵入侵,內(nèi)有強臣在境。盧文紀身處國家中樞之地,卻沒有治國安邦的大計,所談?wù)摰氖撬髋簏h的小過失,所糾查的是選舉任免的小事情。當時有叫史在德的蜀人任太常丞,進入權(quán)貴要人家庭,評論比較朝廷眾官,多有譏諷抨擊,呈上奏章說:“文武兩班官員,應(yīng)選擇有才干的人提拔使用,F(xiàn)有的軍都將校和朝廷士大夫,請均加以審核考察,分別刪汰,有才干的提拔任用,無能平庸的罷免屏棄,不限于名位的高低!弊嗍枭系街袝。R文紀認為這是非議自己,非常生氣,召來諫議大夫盧損寫成答復的公文,文辭意義混亂蕪雜,被眾人譏笑。
唐末帝清泰三年(936),晉高祖領(lǐng)來契丹人與朝廷抗命,不久朝廷大軍受挫,軍營被圍。八月,末帝親征,盧文紀隨從,末帝對他說:“我聽說君主憂慮是臣子的恥辱,我從鳳翔到京即位,首先任您做宰相,聽別人議論,說您將使國家太平,現(xiàn)在賊寇紛擾,讓我以皇上的身分親自出征與賊寇作戰(zhàn),你內(nèi)心也安寧嗎?”盧文紀惶恐致歉。當時末帝在晚年,已失去了銳氣,聲稱援救唐軍營寨,實際上厭倦出征。開始到達河陽時,末帝召來盧文紀、張延朗商議。盧文紀說:“敵人騎兵忽來忽往,無利可圖就離開,我軍大營牢固,足以相抗衡,況且已有三處救兵來到,可以不戰(zhàn)而解大營之圍,派人去督促,責令他們戰(zhàn)勝,御駕暫時停在河橋,詳觀形勢的變化。河橋地處舟車往來的交通要道,正當天下的中心地帶,即使不能解除大營的包圍,再離開此地前征也不晚!鼻『眠@時張延朗正與契丹趙延壽暗中勾通,于是在旁邊上奏說:“盧文紀的話是對的!彼灾涣钰w延壽北往,末帝坐等大營的失敗。后唐滅亡,末帝自焚而死。盧文紀因此歸順了晉高祖。
后晉時期,晉高祖罷免了盧文紀相位,任吏部尚書,再遷任太子少傅。少帝即位,改任太子太傅。后漢高祖即位后,轉(zhuǎn)任太子太師。后周廣順元年(951)夏天去世,享年七十六歲,追贈為司徒,皇上為他罷朝兩天。盧文紀一生積累億萬財富,他死后,被他兒子盧龜齡糜費,不到幾年,揮霍殆盡,因此家多積蓄的人都以此為戒。
據(jù)說包括盧武鉉、盧泰愚兩任總統(tǒng)在內(nèi)的韓國盧氏都是東漢盧植和五代后唐宰相盧文紀的后代,這一說法,是韓國和東陽盧氏家族共同認可的。
作品
《后唐宗廟樂舞辭》
作者:盧文紀 朝代:后唐 體裁:樂府
仁君御宇,寰海謐清。
運符武德,道協(xié)文明。
九成式敘,百度惟成。
金門積慶,玉葉傳榮。
史書記載
《舊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七·盧文紀傳》
《新五代史·卷五十五·雜傳第四十三·盧文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