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在宦海生涯中,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禮部尚書書林欲輯贊道:“公立朝多大節(jié),生平孝友敦篤。與人交,坦夷無城府。課諸子力學(xué),以簡括身心為本,不及浮名”。對朝政多有遠(yuǎn)見卓識。九連之置州、平遠(yuǎn)之置縣,都是他提議的結(jié)果。而對把持朝中大權(quán)的魏忠賢奸黨,他卻“澹然不屑”,恥于以之為伍,正氣立朝。
韓日瓚為京官數(shù)十年,但十分關(guān)心家鄉(xiāng)之事。造福桑梓,樂而不倦。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年),他返鄉(xiāng)游羅浮?吹健案鹣晌痰ぴ钏帬t,狐丘虎穴;文皇帝金書玉簡,荊棘銅駝;沖虛觀一洞道房,十崩九破;黃龍洞幾間院宇,有房無扉!本蛯懥恕赌夹蘖_浮諸名勝疏》。東莞、中山、番禺等地社會名流如袁崇煥,李孫宸,陳子壯,鄭曼,何吾騶等都紛紛為疏募修,聲勢浩大,成就了同護(hù)名山的盛事。使神仙洞府羅浮山重振“嶺南第一山”的英姿。
個人作品
韓日瓚還廣泛搜集資料,旁征博引,編輯《 博羅縣志》。這是博羅自秦代建邑以來的首部縣志,功不可沒。他曾著《詢蕪錄》,還有文集二十卷行世!读_浮山志》收錄其中《雪中過東林寺二首》。詩中寫道:
躍馬羅山曲,溟蒙不見山。
雪疑扃岫晃,人自叩禪關(guān)。
偶覓虎蹤去,仍披鶴氅還。
山僧如可訪,溪水尚潺潺。
橋下溪聲急,微茫知遠(yuǎn)鐘。
半山云壓寺,深院雪倚松。
澗落何年瀑,煙藏若個峰。
靈山緣未了,他日許相從。
個人生活
丙子(1636年),韓日瓚積勞成疾,逝于南京。崇禎皇帝追贈其為太子太保,謚號文恪,賜祭葬于松柏岡,即現(xiàn)在博羅縣城北郊之羅陽上壙鄉(xiāng)雞園坪嶺頂。墓前神道有文官武將、石馬、石羊和四不象的石雕像?上1966年此墓被毀。明代石雕像尚存。1985年,韓日瓚墓被列為 博羅縣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另據(jù)《惠州文物志》載:“韓日瓚墓位于小金口(原屬博羅管轄,現(xiàn)已劃歸惠城區(qū))金雞鄉(xiāng)葵湖的小山坡,地形似臥伏白虎,故俗稱白虎墳!贝四箍赡苁且鹿谮,文革期間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