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jīng)歷
托渾布從小勤奮好學,但因家境貧窮,不得不每天步行六、七里路從師求學,且風雨無阻,這和他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托渾布的母親孛齊勒教育子女以忠孝為本,是一位勤儉慈睦的賢良女子。
托渾布二十歲時就得中進士,任湖南知縣,從此出仕清廷。之后又分別在湖南的安北、湘潭及永州的東安等縣任職。在此期間每年清理歸整棄置多年的文牘千余份,他的勤勉謹厚和認真吃苦的精神受到道光帝的賞識,不久即被提升為知府,由于工作努力,辦事認真,深得清廷上下的好評。托渾布還因為鎮(zhèn)壓臺灣張丙起義軍有功而被提升為閩浙兩省道員。之后又任廣西左江兵備道、福建督糧道、直隸按察使、直隸布政使等職。
1839年(道光十九年),托渾布接替前任經(jīng)額布的職務,升任山東巡撫。當時正是禁煙運動達到高峰時期,托渾布一到任便積極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中,他親自巡查各地,并且因地制宜制定出一系列嚴格的禁煙措施,使文武百官能夠各負其責,各司其職,有力地配合了林則徐為首的禁煙派的禁煙活動,受到道光帝的贊許。
1840年6月(道光二十五年五月),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侵略者多處占領我國沿海地區(qū),在英寇“船堅炮利”的威逼之下,在清廷伊里布、琦善等投降派的煽動之下,道光帝的禁煙決心開始動搖了,不久即向英寇妥協(xié),英軍得到滿意答復后南返,在經(jīng)過山東海域時,向山東巡撫托渾布索要淡水和食物,因為英寇事先遞交了夷書,托渾布便按照請廷的有關規(guī)定,滿足了他們的要求,這在當時被認為是獻媚之舉,然而道光帝卻對托渾布的做法極為贊賞。
著名事件
“廣州談判”之后,中英戰(zhàn)事再起,一直沒有放松防范的托渾布更加緊了戒備和防御。并在以后兩年的時間里將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整頓海防、籌措軍餉和訓練軍隊之中。托渾布知道“藩籬固而軍心自堅”的道理,因此他親自巡查防務,派人繪制關隘地圖,對山東各口岸、島嶼進行了全面的了解,并據(jù)此在登州的所有險要地帶設防。
另外,山東的大炮不僅數(shù)量少,且炮兵素質差,平常更缺乏訓練與指導,一旦敵人來犯,很難應付。托渾布根據(jù)這種情況,及時購買生鐵,請有經(jīng)驗的工匠加緊制造重量級大炮和便于移動的炮車、戰(zhàn)艦,聘請專門教官訓練炮兵使用方法和發(fā)射技巧,大大提高了清兵的裝備和素質,他還制定了明確的獎賞原則,激勵了士兵殺敵的士氣。托渾布還廣招百姓,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以充實兵力,軍民共同迎戰(zhàn)敵寇。
切斷敵人的糧食和淡水的供給是托渾布防御工事中又一高明之舉。他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理論。1842年,托渾布因風濕病復發(fā)不得不請病假休養(yǎng),三個月后雖勉強復任,卻不料在年底病情進一步惡化,被迫離職回籍休養(yǎng)。離任前,托渾布對國家的治防事務仍牽掛于心,于是同登州總兵玉明會奏《山東登州善后章程折》,折中羅列出了和平時期備戰(zhàn)工作的八項重要舉措。
影響
1843年10月,托渾布病逝,年僅45歲。1845年3月,托渾布夫婦被移葬于北京廣梁門外。托渾布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顯赫事跡,但他在山東防御戰(zhàn)事方面做出的貢獻卻在鴉片戰(zhàn)爭抗擊外寇的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