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曾紀芬

    曾紀芬(1852-1942)

    曾紀芬(1852-1942) 女,號崇德老人,祖籍湖南衡陽,出生于湘鄉(xiāng)縣荷塘(今雙峰縣荷葉鎮(zhèn))。曾國藩季女。后嫁入衡山名門聶家,其夫聶緝椝(1855~1911)以幫辦滇捐局起家,至上海制造局總辦,官遷至浙江巡撫。她一生由侯門千金小姐,而巡撫夫人,而工商巨擘太夫人,起居八座,子孫綿繼,壽登耄耋,既貴且賢。幼承家學,工書,善詩文,所作楷書,雍穆渾厚,人爭寶之。

    人物簡介

    早年生活

    曾紀芬(Zeng Jifen)(據(jù)《湖湘文化名人衡陽辭典》, 甘建華主編,爾雅文化出品)

    曾紀芬福壽全歸,可以說完全得力于她父親傳給她的一套治家修身辦法。

    青少年時代的 毛澤東最佩服的人是 曾國藩, 蔣介石外出必帶兩套書,一套是 宋美齡叫他帶的《圣經(jīng)》,一套是他自己愿意帶的《 曾文正公全集》。

    曾紀芬是曾國藩的么女,按照湖南話,大家都叫她“滿小姐”。生于清咸豐二年(1852)三月三十日丑時,生于北京賈家胡同寓宅。這時曾國藩是禮部侍郎,地位雖然清貴,生活卻過得十分清苦。

    有限的傣銀,除了養(yǎng)活一大家子人口外(曾國藩的原配歐陽夫人,育有三男六女),還得不時寄些銀錢回鄉(xiāng),或捎些東西回家孝敬父母。住在北京賈家胡同的曾紀芬穿的都是姐姐們留下來的衣服,曾國藩對她從不給予特別的寵愛,從小就培養(yǎng)她艱苦樸素的品性。

    曾紀芬

    曾紀芬的婚事,由于曾國藩的染病、去世,一直拖到光緒元年九月二十四日進行,這年曾紀芬已經(jīng)二十四歲,丈夫是湖南衡山的聶家,帶去的嫁妝中就有曾國藩發(fā)給她的“功課單”。

    品德高尚

    論門第,聶家老太爺不過是個知縣,與曾國藩一等侯爵、總督、門生部屬故舊半天下相比,自然有天壤之別。聶家對這來頭奇大的媳婦,自然是小心侍候,不敢怠慢。曾紀芬秉承父親的勤儉美德,絲毫不敢展示大家千金小姐的嬌縱習慣,相夫教子,侍奉 翁姑,和睦親鄰,作得中規(guī)中矩。

    曾紀芬的丈夫聶仲方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再加上曾國藩的影響,追隨過 曾國荃,左宗棠和 李翰章(李鴻章之兄),一直埋頭苦干,勇于任事,經(jīng)過多方保薦,先從江蘇省 蘇松太道的小官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再升浙江按察使,再遷江蘇 布政使,再遷護理 江蘇巡撫,再遷 安徽巡撫、 浙江巡撫。由于江浙一帶比較富裕,便有人在朝中告狀,說聶仲方貪污受賄。曾紀芬立即用父親的事情勸說丈夫,聶仲方辭官回鄉(xiāng),謹慎的為人之道學到了手。

    銘記父訓

    曾紀芬一直記著父親 曾國藩對她講的話:“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fā)財為可恥,以官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蓋子孫若賢,則不靠父輩,亦能自覓衣食;子孫若不賢,則多積一錢,必將多造一孽,后來淫佚 作惡,大玷家聲。故立定此志,決不肯以做官發(fā)財,決不肯以銀錢予后人。”“吾輩欲為先人留遺澤,為后人惜 余福,除勤儉二字,別無他法!痹o芬自奉儉約,即使后來年紀大了,每屆大壽,子女想送些珍貴的禮物來,都一定會被她阻止。曾紀芬對子女的教育從不放松。即使對已經(jīng)成年的子女,仍隨時耳提面命,管束查察從不疏忽。她說:“教導(dǎo)兒女要在不求小就而求大成,當從大處著想,不可嬌愛過甚。尤在父母志趣高明,切實提攜,使子女力爭上進,才能使子女他日成為社會上大有作為的人!彼膬鹤 聶云臺長大成人,不再步入政界,而是經(jīng)營工商業(yè),開辦銀行,經(jīng)營航運,開發(fā)礦產(chǎn),從事紡織,憑著那經(jīng)營之才,成為上海炙手可熱的大財團。

    晚年清福

    進入民國以后,聶家移居上海,在威賽路筑園建屋,聶仲方已經(jīng)去世,曾紀芬也已六十歲,自號“ 崇德老人”。她把 曾國藩的那套修身養(yǎng)性功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起居定時,飲食以三餐為主,以素食為主,不飽不餓。飯后走一千步,每天睡前用溫水洗腳,即使是 數(shù)九寒冬,也把雙腳露出被外,不大喜大悲,一直到九十一歲死時還耳聰目明,神智清楚。

    曾紀芬一直到臨死時,每年必恭書曾國藩的“伎求詩”數(shù)遍,從一筆一畫中,仔細涵濡父親的德行恩澤,也反映出她為什么叫“崇德老人”的原因。曾紀芬的書法得自父親的真?zhèn),頗見功底,當年北京、上海一帶,像樣的家庭都掛有她的墨寶。她的書法筆正謹嚴,骨肉停勻,反映出她居心仁厚,是世上少見的有福之人。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 曾國藩。

    母親:歐陽氏。

    兄弟

    長兄:曾紀第(又名 曾楨第, 早夭)。

    次兄惠敏公 曾紀澤,號夢瞻,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 妻賀氏(咸豐七年(1857)難產(chǎn)死, 賀長齡女);繼劉氏(1841—1903,繼配,劉蓉之女。生子女各3人),長女曾廣璇許嫁于合肥李幼仙。

    三兄:栗諴公 曾紀鴻, 妻 郭筠(字誦芬),《藝芳館詩鈔》作者,郭沛霖之女)。

    姐姐

    長姊: 曾紀靜(字孟衡),適湘潭袁榆生(秉楨)。

    二姊: 曾紀耀(字仲坤),適茶陵 陳松生(適陳松年(字遠濟, 茶陵人,好友 陳源兗之子,曾隨紀澤出使歐洲,幼育于曾國藩家,有隱疾)。

    三姊: 曾紀。ㄗ著P如),適 湘鄉(xiāng)羅允吉(兆升)。

    四姊: 曾紀純,適湘陰郭依永(剛基)。

    五姊:曾氏,幼殤。

    兒子

    長子:聶其賓(乳名全兒),光緒二年(1876)八月初七日出生,光緒十八年(1892)三月十一日病逝。

    次子:聶其昌(乳名長兒),光緒五年(1879年)六月二十七日生, 娶 左宗棠長房孫女左元宜。

    第三子: 聶其杰(乳名祥兒),光緒六年(1880)九月初五日生,娶廣東候補道肖氏的女兒。

    第四子:聶其煒(乳名成兒),光緒九年(1883)七月二十四日生,光緒二十七年(1921)娶山西布政使二等子爵劉才鼎之女劉氏。

    第五子:聶其焜,光緒十四年(1888)九月初八日出生,光緒三十三年(1907)二月娶四川 鹽茶道、萍鄉(xiāng)黃承暄之女黃氏。

    第六子:聶其賢,光緒十六年(1890)二月二十九日出生。,娶前浙江杭嘉湖道陳乃瀚之女陳氏。

    第七子:曾氏(乳名平兒),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五月二十八日生,八月去世。

    第八子:聶其煐,字慎余,1897年十月初十日出生,1916年二月娶 兩廣總督 李翰章九小姐李敬萱(1897年出生,1992年去世),留學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經(jīng)濟系,抗戰(zhàn)前任廣州 統(tǒng)稅局副局長。1972年去世。

    女兒

    長女:聶銀姑,光緒三年(1877)九月二十七日生,光緒五年(1879年)五月間去世。

    次女:聶其德,光緒十一年(1885)正月初六日出生,宣統(tǒng)二年(1910)正月嫁廣西省長 張其锽,1972年在臺灣去世。

    第三女:聶其純,光緒十七年(1891)四月初二日出生,宣統(tǒng)二年(1910)二月嫁 岳常澧道 卓孝復(fù)兒子卓宣謀。

    第四女:聶其璞,字叔瑜,1894年五月十一日出生,宣統(tǒng)二年(1910)十二月嫁 瞿鴻禨子 瞿宣穎。

    孫子女

    長孫:聶光堅,聶其昌子,光緒二十六年(1900)九月十三日生。

    次孫:聶光堃,聶其杰子,光緒二十七年(1901)三月十二日生,

    第三孫:聶光圻,聶其昌子,光緒二十八年(1902)二月十三日生。

    第四孫:聶光墀,聶其昌生,光緒三十年(1904)九月初十生。

    第五孫:聶光均,聶其煒生,光緒三十年(1904)十一月廿四日生。

    孫子:聶光地,聶其焜子,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十六日生。

    孫子:聶光坻,聶其煒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六月二十六日生。

    孫子:聶光堉,聶其焜生,宣統(tǒng)元年(1909)三月初五日生。

    孫子:聶光堯,聶其賢子,宣統(tǒng)二年(1910)正月二十一日生。

    孫子:聶光在,聶其賢子,宣統(tǒng)三年(1911)正月廿七日生。

    孫子:聶光增,聶其焜子,宣統(tǒng)三年(1911)三月十七日生。

    孫女

    長孫女:聶光昭,聶其昌女,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生。

    孫女:聶光曜,聶其煒女,光緒二十九年(1903)三月生。

    孫女:聶光坤,聶其賢女,宣統(tǒng)元年(1909)閏二月二十四日生。

    孫女:聶光琛,聶其焜女,民國元年(1912)六月十一日生。

    孫女:聶光明聶其煒女,民國元年(1912)七月初五日生。

    崇德老人八十歲誕辰全家福照片

    第一排(坐草地小孩)左起:聶光禹、聶光墅、 周夔、 周麒、 周霞華、聶光嘉、 曹思衡、張心洽、聶崇謙、(待定)、曹興仁、張心滄、聶崇厚、聶光達、聶崇訓、聶光華、聶光樂、聶光秀、聶光雍   第二排(坐者)左起:聶光均夫人林德鏡、聶光昭(懷抱曹興治)、聶其璧、聶其璞、聶其焜夫人黃蘊仁、聶其煒夫人劉氏、曾紀芬、聶其昌夫人左元宜、聶其德、聶其賢夫人陳守棣、聶其煐夫人李敬萱、聶其焌夫人顏寶航、聶光堃夫人劉婉尊(懷抱聶崇山)第三排左起:聶光坻、聶光均、聶光圻、聶其焌、聶其煐、卓宣謀、聶其煒、聶其昌、聶其杰、聶其焜、瞿宣穎、 周仁、曹銘先、聶光堃、聶光墀、聶光地第四排左起:聶光址、聶光坦、卓貺來、張心治、聶光墉、聶光瓊、張心澹、聶光錫、聶光明、聶光坤、聶光琛、聶光瑤、張心漪、聶光在、聶光坡、聶光塏、聶光序。

    崇德老人九十歲誕辰全家福照片

    第二排(坐者)左起:顏寶航、唐小姐、聶其璞、聶其純、聶其賢夫人陳守棣、聶其德、曾紀芬、聶其昌、聶其杰、聶其煒、聶其焜、聶其煐、聶疊聲(聶家本家)、聶其焌第三排左起:聶崇謙、卓湘來、瞿超南、任永恭、聶光瑤、聶光瓊、聶光明、聶光琛、聶光坤、聶光堃妻劉婉尊、聶光昭、聶光在妻蔣佩珍、聶光墀妻夏蟠壽、聶光均妻林德鏡、聶光坻妻 吳新民、聶光錫、聶光地妻李蓉卿、周霞華、聶崇厚第四排左起:聶光壅、曹興文、聶光墅、曹興仁、卓牟來、聶光墉、聶光坻、屈蔭能、金劍明、聶光墀、聶光序、朱俊聲、 聶光地、聶光琦、卓貺來、張心滄、周麒、周夔、聶光禹第一排(坐草地者)左起:聶光陸、聶光益、聶光玨、卓源來(小元寶)、屈文滔、聶崇正、金章和、聶崇訓、聶崇嘉、曹興治、聶崇山、聶崇琪、聶崇瑛、聶崇泗、聶崇實唐小姐懷抱者:聶光健、聶其璞懷抱者:金章裕、聶其煒懷抱者:聶崇鈺、聶其焜懷抱者:聶崇泰、聶光坻懷抱者:聶崇釗、屈蔭能懷抱者:屈文

    同天照的相。崇德老人90歲生日的合影,后排左起聶光昭、曹興仁(眉壽)、聶其昌、聶光墀、聶光墀夫人夏蟠壽( 夏同善之孫女)。中坐者 壽星崇德老人,中立者 曹興治,前坐草地上 曹思衡(文祥)、聶崇嘉。

    崇德老人的最小女兒聶其璧與 周仁的婚禮--攝于1923年。聶其璧年輕時每周都要陪母親上教堂(虹口的 景靈堂),這期間有個意想不到的收獲,就是認識了 宋美齡。宋美齡也就成了聶家的?。   1923年,聶四小姐要出閣辦喜事了,新郎倌是從美國康乃爾大學留學回來在交通大學任教務(wù)長的周仁教授(周仁的祖母是 盛宣懷的姐姐,所以說也是豪門之后),經(jīng)兩家的老太太商量,邀請尚在閨閣的宋美齡小姐充當儐相。宋美齡爽快地答應(yīng)了。    周仁、聶其璧的結(jié)婚照。后排右六為宋美齡,伴郎為曹銘先(右三)、 任鴻雋(右二)

    崇德老人與司徒雷登先生的合影

    攝于1929年,與美國 司徒雷登先生的合影

    崇德老人自訂年譜

    乙亥光緒元年二十四歲(1875年)

    是年九月二十四日來歸。時歐陽太夫人之喪已逾小祥,以降服之故,期年即吉也。然國恤猶未及期年,故僅備儀仗而未用鼓樂。惠敏兄弟既在服中,乃由承繼靖毅之從兄紀渠出而送親。

    先姑張?zhí)蛉思冶竞习侧l(xiāng)籍。其祖官奉天錦州,歿后諸子奉喪歸,僑居京師。太夫人自少明敏,持門戶,應(yīng)賓客,理家務(wù),皆一身任之;作男子裝,豪邁倜儻,無閨閣態(tài)。亦峰公時以舉人困春闈,留官京師,適前姑甘太夫人逝世,求主中饋者,媒妁以太夫人生庚進。公初殊無意,屬 二伯翁春帆公退還,而 春帆公忘,未送往也。公久而始覺,念其已久未決,難于終卻,遂毅然許之。既成婚,相敬殊甚。公一以家事委之太夫人,且謝絕友朋征逐,未幾遂第 春官,入翰林,家自茲興矣。春帆公房無后,故日后以兒子其昌嗣焉。

    初聶氏自南宋居于 江西清江。清初有應(yīng)禪公者,遷于湖南衡山,是為第十三世。至第十五世 樂山公諱繼模,以名德重于鄉(xiāng)里,精醫(yī)理,常入縣署獄中,為囚治病,自設(shè)藥店,并以藥施之,至老不衰?h令以公為 封翁,謝之,而公仍徑行不輟。子環(huán)溪公燾以乾隆丁巳進士 選授陜西鎮(zhèn)安知縣。樂山公馳書訓子,言甚深至,載于《經(jīng)世文編》。壽至九十三,環(huán)溪公亦年七十八始卒。環(huán)溪公孫京圃公(鎬敏)、心如公(鏡敏)、蓉峰公(銑敏)聯(lián)翩科第,揚歷曹司,均在嘉慶初年,湘南于時稱盛。亦峰公即環(huán)溪公曾孫也。以 咸豐癸丑翰林, 散館揀發(fā)廣東知縣,歷宰劇邑,累官至高州府知府,補用 道員。廣東 劇邑,號為難治,公勤恤民隱,循聲 昭灼,所刊《岡州公牘》等書,為公一生精力所萃。余之來歸,已不及見君舅。張?zhí)蛉怂匦試烂,雖不知書而無敢欺者。然太夫人對余亦鮮有疾言厲色也。

    余之奩資,有靖毅公所遺之千兩及 文正公薨,諸女亦各得千兩,歐陽太夫人薨,又各分八百兩;益以子金,粗足三千。媵遺之豐,過于諸姊,已愧于文正之訓戒矣。憶此金存于乾益銀號。乾益者,朱宇田君所開。朱君以善居積致巨富,同光宣三朝握長沙商業(yè)之牛耳者也。存款折據(jù)置一小箱中,而以新帳簿實之。此帳簿多冊,余用之屢年而不能罄,皆惠敏公親為檢點者也。

    彼時嫁裝之衣箱多以八枚為準。余以嫁期屢衍之故,凡已制成而又更易者三次。其實湘省皮箱質(zhì)料不佳,今皆蟲蛀。惟所用床一具,系新建兩江督署之時,工程局中飭蘇匠制成,金漆雕鏤,頗華靡,以示湘中匠人,皆謝不能為,至今尚在湘宅。

    余所受聶氏聘禮,內(nèi)有綠玉釧一雙。先是亦峰公在粵買玉,值八百金,令工治為釧而小。張?zhí)蛉思爸T姑皆不能御,乃權(quán)以為聘禮。亦峰公曾言,何人有福,當能御此釧也。及余御之,乃適與腕合。但并非佳料,今已退色。

    亦峰公之喪應(yīng)以上年八月二十七日外除;槠谝讯,又遘歐陽太夫人之變,冬間又值同治國喪。時張?zhí)蛉艘庥麖臋?quán)于卒哭之后,以小轎迎娶,余聞而力持不可,遂定次年成禮。時仲姊在省城,凡檢點嫁衣等事皆于歸寧時一手任之。然姊婿松生性頗偏執(zhí),不聽姊數(shù)數(shù)歸寧也。初陳氏境況本寒,兼有舊債,又以其兄杏生之夫人疾病經(jīng)年,杏生在閩久不歸,且無音問,其嫂遂致不起,醫(yī)藥葬費,概由松生舉債任之,負累不堪。戊辰春,歐陽太夫人東下得悉其事。適彭剛直以門生之誼晉謁,歐陽太夫人先已聞知有鹽票將交商人領(lǐng)運之事,因商之剛直。剛直即以鹽票六張?zhí)刭涥愂。其時票價每張約值二千金,陳家每年得租金悉以償其夙債。松生之胞叔宦于閩,有承解湘省協(xié)餉二萬金,交松生暫存莊生息。適其兄杏生自閩歸,乘松生偕仲姊赴金陵之隙,私取該款揮霍罄盡。松生于壬申夏回湘,自念無以對胞叔,且協(xié)餉非解不可,乃將鹽票出售,得二萬金以償,然僅能彌補,并無盈馀,是以松生貧如故,僅恃鹽茶局差月二十緡以度日。仲姊之嫁后生涯,有非人所堪者,而委曲順從,卒無怨色。姊婿性峻急,患咯血時,扶持調(diào)護,真能視于無形聽于無聲。既未生育,抑郁終身。余每以姊境遇之獨苦,又相依獨久,至今心傷不已也。仲姊遇其姒篤愛逾常,其姒患病將終,面屬以其女承繼仲姊。嗣后杏生續(xù)娶生女,亦歸仲姊。故仲姊雖未生育而有兩女。其長者后適丁氏,其幼者曾隨往歐洲,仲姊歿后,仲嫂郭夫人為媒,適朱君桂辛(啟鈐)為元室。

    丙子 光緒二年 二十五歲(1876年)

    八月初七日,長子其賓生,乳名全兒。

    初,長沙有玉振銀號者,有曾氏族人股份。其經(jīng)理以賭博虧空,曾氏存款盡蝕焉。反復(fù)涉訟,自本年以至庚辰冬不輟。張?zhí)蛉擞写婵钇咔р艃桑茨苋〕。時有白竇兩嫗者,北方人也。竇嫗且為 中丞公乳媼,隨太夫人多年,所積資亦在是,均由中丞公手代存玉振。及是太夫人頗加詰責,欲控之于官。中丞公事親素謹,且不欲以銀錢涉訟,傷戚串之情,初猶飾詞搪塞,冀緩追索,終乃商之于余。至辛巳年,出余奩資二千兩,兼貸適羅氏姊存,于乾益之款一千兩,湊成三千,奉諸老人,以免轉(zhuǎn)入訟事之漩渦。但又不敢明言此款為余房所出,乃婉懇傅青馀、郭筠仙二公及姊婿陳展堂出面,假托三中人和息訟事,各出一千兩,以求了結(jié)。蓋張?zhí)蛉怂匦試辣澹喾骞乓,所遺宦囊六萬金,別無產(chǎn)業(yè)。還長沙以后,陸續(xù)購買田宅,嫁三女,娶二媳,躬自經(jīng)營,莫敢少欺。佃戶有因災(zāi)求減租者,輒斥而拒之。中丞公力謀將順,輒陽為不許而陰以私財恤焉。其時中丞公家居無事,幸有云貴總督劉武壯公所委滇捐幫辦一差,月薪五十金,而公中酬應(yīng)之需皆取給焉。因老人僅給月費二緡,不問應(yīng)酬事也。平時日用已苦不足,全恃奩資息金以為挹注。后既賠償公款,則日用亦無著矣。初,張?zhí)蛉擞诠镉舷淖詮V東買舟扶柩,經(jīng)由廣西永州等處回湘,凡四閱月始抵省。亦峰公游宦多年,未嘗在湘置田宅。捐館以后,張?zhí)蛉朔顔识鴼w,以素聞衡山原籍不易居,乃徑至長沙。太夫人生長北京,素操京語,且幼時即稍患重聽,及回湘,與親友談,常苦湘音隔閡。適惠敏公以姻家子進謁,惠敏京語純熟,太夫人喜,因浼以代覓住宅;菝裟艘运忺S泥堰之宅賃與吾家,月租五十緡,約一年后照原價四千馀金轉(zhuǎn)售;菝魹闀霸涝圃谕Y器成圖”一聯(lián),制榜懸諸大門。余婚時新房為后進五開間,乃太夫人所添造者。

    丁丑 光緒三年 二十六歲(1877年)

    是年九月二十七日生長女,乳名銀姑,二歲患熱病而殤。憶其時甫能行,每教其兄認字,輒知捧字盤而至也。其生時左掌拳而不伸,請湘軍營中傷科楊達亭治之,一月漸愈,而卒不能成立。

    惠敏長女廣璇許嫁于合肥李氏。是年冬李氏派船來迎往安慶,次年成婚,同往者二三兩姊也。三姊不久即回,二姊夫婦后即同隨惠敏公出洋。

    四月間, 中丞公之長姊于歸新寧陳君展堂(鳴志)為繼室。陳時為滇捐局總辦。

    戊寅 光緒四年 二十七歲(1878年)

    是年新疆平。

    七月間,惠敏公任出使英法大臣。適陳氏姊及婿隨行;菝糸L女廣璇亦于后二年夫婦偕行赴英,未幾其婿先回。

    十二月間,中丞公納妾楊氏。張?zhí)蛉顺醪恢。除夕楊在臥室施放花爆,中丞公斥之,楊忿而飲泣。余方循俗自前院出天行歸,將就寢,亦無如之何,只好充耳不聞。嘗聞張?zhí)蛉苏]吾等,言凡除夕切不可生氣落淚,否則必有三年不順。至次年家中果多不利。楊性乖張不馴,中丞公后頗悔之,至辛巳年命人送歸衡山,旋遣嫁焉。

    己卯 光緒五年 二十八歲(1879年)

    三月中,張?zhí)蛉烁昂馍健?/p>

    五月間,長女殤。當其病重時, 中丞公攜之赴神廟求其病愈,并自己懺悔,立誓將來多做善舉。

    六月二十七日,兒子其昌生,乳名長兒。

    初,長男之原有 乳婦乳不充足,另雇一乳婦,滿身生癤,食其乳而傳染及之,腿際患流注,今之所謂骨癆也。先未覺察,繼而潰決,遂迄不收口,以至纏綿十馀年,終于不救。

    每年除夕,余向不守歲。是年亦安寢,偶得一夢,聞某處產(chǎn)一麒麟,余亦往觀,似見一小獸在小箱中,但余記憶力極弱,不復(fù)能記其形狀。夢后自思應(yīng)主祥瑞,查解夢書,云主名聞天下。次年九月遂生其杰,故乳名祥兒。

    庚辰 光緒六年 二十九歲(1880年)

    是年正月,惠敏公任出使俄國大臣。六月忠襄公督辦 山海關(guān)防務(wù),旋以疾辭。

    九月初五日,兒子其杰生。所雇乳媼憶僅月錢一千六百,次年攜之東下,以后所雇乳媼則皆三四元,民國以后,增至五六元,近年亦昂矣。

    八月,中丞公之三妹歸于攸縣尹君蓀舫(自芬)為繼室。妹婿后以知縣官于江西。

    辛巳 光緒七年 三十歲(1881年)

    是年忠襄公被詔起為 兩廣總督。

    六月, 中丞公偕姊婿陳展堂赴寧。陳初在湘垣辦理滇捐,至是 奉委辦理江寧籌防局也。中丞公寓居寧垣之湖南會館。

    十一月,余率兒女等到寧。次年春間,中丞公始任幫辦 營務(wù)處差,初無薪給,月支八金而已。到寧后,寓馬道街合肥試館之屋。方余之挈家東下也,本非初愿,蓋中丞公尚無 差委,力不足以贍家也。而中丞公一再函促,余乃以請命于張?zhí)蛉恕L蛉耸家嚯y之,繼而中丞公之長姊 陳夫人適以姊婿在寧就差,迎眷東下,慫恿于旁。乃蒙賜銀六百兩為旅費,以是啟行。其時李勤恪公瀚章為鄂督,中丞公囑余于過武昌時以世誼謁李太夫人于節(jié)署。李太夫人在寧時故與歐陽太夫人相過從。相距十年,中更多故,一見即殷殷款接。次日札委督銷局差,月薪五十兩。由制軍之如夫人親送至舟次。余以舟中狹陋,力辭其報謁,特移舟于漢陽以避之,不意其仍渡江而至也。制軍又派炮船一艘護送至寧。初陳氏姊婿充江寧籌防局差,曾約兩江差輪拖帶兩家接眷之船。忽值左文襄由湘東下,差船急欲往迎,遂只肯拖帶陳船,置吾船不顧而去。

    爾時輪船尚未通行,余雇回空之鹽船一艘,隨陳氏之舟以行,費錢四五十緡。張?zhí)蛉思荣n旅費,復(fù)以七十馀緡買煤屑四百擔(時煤價每擔僅一百九十文),裝船備用。舟抵 華陽鎮(zhèn)時,船中攜有煤斤,(向例官眷船中帶煤亦常有之事,若挾勢力者,本可不查),乃大為關(guān)卡所譏呵。時惠敏長女廣璇嫁于合肥李氏者,方居 安慶,聞而遣人關(guān)說,始放行。其他自備日用之物亦稱是,中有藍呢轎一乘。凡所攜男仆轎夫三名,女仆則 中丞公之乳媼竇嫗,梁、周、張三嫗及乳媼使女共五六人,此外尚有翁氏姊婿同行,翁攜一仆。船資雖廉,而過九江時須納船鈔三十金,又火食須自備,亦頗 不資也。適翁氏姊出閣在余于歸以前,姊婿名炳南,后以知縣官于廣西。

    是年三月,栗諴公卒于京邸,五月,適郭氏姊卒于省城,十月適陳氏姊卒于法國,一年而同氣損其三。栗諴公春官不第,郁郁以逝,春秋甫三十四。陳郭二姊皆無生人之歡,尤令人愴念不置。是年適玉振訟事了結(jié),余奩資賠償公中尚不敷一千,借用三姊之存款補之。三姊再三勸慰,云汝借吾款吾不要息,俟汝有錢再還本,且不可因銀錢而著急憂郁,蓋慮余身體本已不強,惟恐繼諸姊之后也。三姊之姑待媳不近人情,鄉(xiāng)間有時難覓仆婦,則三姊自滌褻器。其姑雖有婢女,不為之執(zhí)役,反縱容婢女,任意辱罵吾姊。吾姊前生一子不育,后只生一女,因置妾,夫婦亦不甚和。羅姊婿后出外覓事,欲接家眷,吾姊則令其妾往。戊子年姊婿歿于秦州,幸得一遺腹子以傳宗,此實賴姊氏之賢。蓋姊婿本已不喜此妾,而姊強令送去者也。

    壬午 光緒八年 三十一歲(1882年)

    是年春,中丞公隨左文襄出省閱兵,余檢治行裝,屢次上樓,損動胎氣,屢服安胎藥而暫止,至六月十八日,竟小產(chǎn)。是月朔自合肥試館遷寓唐河廳。唐河廳者,唐姓之河廳,沿秦淮之屋也。來寧就差亦既兩年,僅恃湖北督銷局五十金,用度不繼,遂略向左文襄之兒媳言之,非中丞公所愿也。是年始 奉委上海制造局會辦。進見之日,同坐者數(shù)輩,皆得委當時所謂闊差而退。 文襄送客,而獨留中丞公小坐,謂之日:“君今日得無不快意耶?若輩皆為貧而仕;惟君可任大事,勉自為之也!惫 中丞公一生感激文襄知遇最深。是年年終奉文襄命趕制過山炮百尊,限日解寧,竟未遑在寧度歲也。

    文襄督兩江之日,待中丞公不啻子侄,亦時垂詢及余,欲余往謁。余于先年冬曾一度至其行轅,在大堂下輿,越庭院數(shù)重,始至內(nèi)室,文襄適又公出。余自壬申奉文正喪出署,別此地正十年,撫今追昔,百感交集,故其后文襄雖屢次詢及,余終不愿往。繼而文襄知余意,乃令特開中門,肩輿直至三堂,下輿相見禮畢,文襄謂余曰:“文正是壬 申生耶?”余曰:“辛未也。”文襄曰:u2018然則長吾一歲,宜以叔父視吾矣!币蛄钣嘀芤暿鹬校貙な昵芭P起之室,余敬諾之。嗣后忠襄公至寧, 文襄語及之曰:“滿小姐已認吾家為其外家矣!毕嫠字^小者日滿,故以稱余也。

    先年 中丞公應(yīng)鄉(xiāng)試不售。初惠敏之出使也,中丞公本有意隨行,以陳氏姊婿在奏調(diào)之列,未便聯(lián)翩而往,不果。及本年春間來電調(diào)往,則以堂上年高,不聽遠離,余又方有身,不克同行,復(fù)不果。郭筠老曾為往復(fù)代酌此事,其手函尚在。

    癸未 光緒九年 三十二歲(1883年)

    七月二十四日,兒子其煒生,乳名成兒。十一月,移眷來滬。

    是年七月,忠襄公任兩江總督,冬月到任,吾家已移滬矣。

    甲申 光緒十年 三十三歲(1884年)

    初,李君興銳為制造局總辦,曾稟 文襄,欲不令 中丞公駐滬,預(yù)送干薪。文襄拒之,并催中丞公速到差,不令在寧少留。李后為人稟訐,羅列多款,文襄密飭中丞公查復(fù)。中丞公復(fù)委員密查, 復(fù)按所控,多有實據(jù)。中丞公將據(jù)以稟復(fù)文襄,稿已成,旋又毀之,別具稿,多為李彌縫洗刷。繼而李以 丁憂去,居滬病足,中丞公仍時往視之,未嘗以前事介懷也。

    繼任者為潘君鏡如,左文襄 督師赴閩,忠襄公來而潘去,以鐘君 云谷繼之。鐘辦事不協(xié)輿情,遂以中丞公升任總辦。中丞公初任 襄辦,月薪僅五十兩,潘君去后,加至一百五十兩,至此升任總辦,始加至二百兩。但吾家置備一切日用之物,皆購自外間,從無取諸公中之事。上海為南北通商必由之道,制造局亦繁劇之區(qū),親友覓事者頗不乏人,只能少送川資,悉出自私囊。公款雖盈馀,而私人實虧萬馀金,任滬道后始能彌補。先是局庫虧款甚多,在局八年,不獨虧空悉已償補,且贏馀十馀萬。時邵君友濂任上海道,力向忠襄公稱中丞公之功,故忠襄有疏密保也。

    是年七月,法人侵入馬江,擊沉中國兵艦數(shù)艘,惟揚武艦曾還擊數(shù)炮。雖揚武終被擊沉,法提督 孤拔亦被我軍炮擊陣亡。法人諱莫如深,中國反毫無所知。其時北洋連日來數(shù)電,云法人欲來占制造局,全局震動,紛紛遷徙。潘鏡 如家遷蘇,蔡二源家遷租界;其馀遷租界、遷寧波者不勝紀載,并有中途遭搶劫者。適有賣珠翠之嫗曾存翠簪一枝于我處,聞信急來取去,云明日即來攻局矣。余雖聞知,亦惟付之天命,并不知著急。一日中丞公忽云:“余已定得一船,宜略為擇要檢點細軟行李,預(yù)備緊急時即率小孩婢媼等上船避往松江!庇嘣疲骸熬龑⑷绾?” 中丞公云:“余有守廠之責,不能走也!庇嘣唬骸坝嘞虿灰宰约盒悦鼮橹,死亦同死,不必搬動!敝胸┕疲骸熬m不畏死,其如 諸兒何?”余聞其言,亦自有理,不覺涕泣,略事收拾,并未登舟。后亦未聞警報。八月,張?zhí)蛉艘蚵勆虾oL聲緊急,且知余方有身,遣一仆來滬接吾等回湘。其時法人已將議和,故亦未行。

    乙酉 光緒十一年 三十四歲(1885年)

    正月初六日女其德生。八月間,張?zhí)蛉酥翆幰曋胸┕L姊,陳氏姊婿展堂方署臺灣道也,旋奉迎至滬小住。憶是年三月,仲嫂郭夫人亦自寧督署來滬,湯君海秋方署滬道,為備瑞生洋行之屋。余亦攜兒輩往小住旬日,得觀劇,且遍游租界。其時制造局至西門斜橋尚無馬路,其自制造局通小東門之馬路,乃中丞公倡議令 管帶炮隊營楊君金龍所修。余深居官舍,絕少出門,偶然酬應(yīng),必先乘肩輿至斜橋,始換馬車也。詠霓茶園者,伶人想九霄所開,其戲園中僅有電燈一盞,每夜須費二元,馀均煤氣燈也。余又憶曾往虹口看馬戲,人納票費二元,得坐包廂,妖冶雜遝,殊非所習見。及今五十年,社會風氣物質(zhì)文明之變遷,尤難以枚舉矣。

    昔文正公惡賭具最甚。嘗至栗諴兄室,見案上有骨牌,遽取以出,語歐陽太夫人,太夫人以牙牌占課對,文正不之信也。后澄侯公至寧,文正遂舉以贈之。其后惠敏公在保定,得獅子圍籌一副,于歲朝玩之。比在滬,因 命工仿制,至今余家新年必率兒輩為此戲,蓋以其輸贏無多而熱鬧足娛耳。娛耳。其他賭博,余蓋從未一為之。自余還湘以后,麻將牌盛行,近年幾為閨閣中不可少之物,老年人消磨時日,亦復(fù)不得不賴此。然余則天性不好,惟圍棋則侍文正之日稍復(fù)諳之,諸兄皆所篤嗜,余亦喜焉。晚年無事,輒于燈下著一二局。

    上海鄉(xiāng)間有大開佛會之舉,以銷農(nóng)場各物者。余聞其有三木錠腳踏之紡棉車,因飭人買一架,倩本地傭人教余學紡。蓋余在湘,雖亦備有手搖小車,既未帶出。現(xiàn)紡三錠者,學之不能諳習,久之能紡二錠。曾每夜飯后紡一二兩,共紡三四斤棉,搭于鄉(xiāng)人織布者,成土布二三匹,此車今尚在湘寓。

    丙戌 光緒十二年 三十五歲(1886年)

    是年六月,詔惠敏公赴京,以兵部侍郎幫辦海軍事物。十月過上海,得在行轅盤桓,知余家清儉猶昔,解裝千金以贈;菝舫鰢谑前四,年甫四十六,而頤下兼兼矣。

    是年 中丞公托陳姊丈在臺灣報捐 道員,蓋從前尚是分部郎中也。

    丁亥 光緒十三年 三十六歲(1887年)

    自上年冬間,惠敏大人來滬。其次子廣钖方八歲,極聰明。在英國患腸癰,經(jīng)醫(yī)開刀,未能收口,至滬時已大肉消瘦,瘡口出糞,腿不能伸,發(fā)熱不退。劉君康侯勸其請孟河名醫(yī) 馬培之醫(yī)治。欲請馬醫(yī),則非以小輪往迎不可,時惟制造局有小輪;菝舯狙圆灰嗽俜兴,適又急須赴金陵晤忠襄公,爰由伯嫂面托中丞公,派輪接 馬醫(yī)來(惠敏初不知也),服其藥熱略退;菝糇詫幓販兿,即長揖托中丞公代為照料一切,因其即須入京復(fù)命,家眷留滬就醫(yī)也。馬醫(yī)治之日有起色,漸能站立,兼騎三輪腳踏車,至正月照相已豐滿可愛。本年二月因飲食不慎,致腹泄日五十馀次,卒不救。余幫同照料,夜間感寒;三月,遂患瘧疾甚劇。電致寧署延湘鄉(xiāng)醫(yī)者朱君,以高麗參磨汁兌藥服之,逾月始愈。方疾劇時,日夜發(fā)熱不退,余自疑將不起矣,因與中丞公言及,擬書遺囑將身后兒女之事略為處置。大兒其賓已有痼疾,時十一歲,在旁聞之;縱聲大哭, 中丞公頗咎余盂浪也。

    病愈后約六七月,忠襄公次媳六嫂來游上海,便邀余赴金陵。至八月中,率兒女至江寧節(jié)薯歸省小聚。江寧新督署內(nèi)宅為七開間,其東后有五間,其西后有三間,此三間原備為余成婚時作甥館者,此來即居于此。忠襄飭人庀具,供張甚盛。余則追憶前塵,十五年中,來凡三度,不覺百感交集。初擬送忠襄北上即回滬,乃忠襄行至清江,奉詔止覲。忠襄本不樂行,既返寧署,興致彌佳,見余將行,堅留多住,因勾留一月也;菝舴蛉俗酝庋髷y歸絨織衣褲線織衣邊諸物,頗為當時所不易見,余叩以制法,略得一二,然為時匆促不盡也。每于暇時,觸類旁通,稍出新樣。曾為中丞公手制絨衣一襲,此物細針密縷,多賴記性,余記性不佳,故衣成而長短不勻。既而與傅蘭雅君之夫人時相過從, 傅君即為制造局編譯新書者,其夫人嫻雅篤厚,與余相得,因悉傳其法。彼時歐西婦女亦深重家庭手工,后余又傳授湘滬多人學習。傅夫人見余所購紡棉機,因為余言彼邦手搖紡機之制與吾國相仿也。

    余感于外國語文與科學之重要,因命其昌其杰兩兒逐日從傅夫人學英文。然其時以須習中文,不能專心,直至戊戌以后始認真研習耳。

    戊子 光緒十四年 三十七歲(1888年)

    九月初八日,兒子其焜生。

    是年三月,為張?zhí)蛉肆畨邸V胸┕跋,并攜同寅所送聯(lián)幛等物,為母稱觴。

    己丑 光緒十五年 三十八歲(1889年)

    是年忠襄公奏保中丞公以 道員留蘇補用,并交 軍機處存記。得保后赴京引見,惠敏公在京邸,手畫朝日江山于 紈扇,并題詩 贈行,其詩如次:

    朝暾出海月斜初,五色煙云飾太虛。憑我丹青摹造化,祝君 緋紫啟權(quán)輿。陽關(guān)四句唱三疊,天保六章圖九如。詩畫送君情趣永,攜歸兼當大雷書。

    重伯侄以是年成進士,入翰林。

    栗諴公之女廣珊適俞氏,以是年秋間在湘成禮。

    庚寅 光緒十六年 三十九歲(1890年)

    正月,中丞公簡授 蘇松太道。前任龔君照璦放浙臬以去也。中丞公存記名次本在第十,因忠襄適有薦疏,仰蒙簡在,遂獲超授。

    二月二十九日,兒子其賢生。

    正月杪,適惠敏薨于京邸,中丞公慮余臨產(chǎn)傷心,不令余閱報紙,余既索之急,乃屬報館權(quán)宜改印報紙以示余。方余初孕其賢時,自以生育過多,本欲以麝劑墮之,而卒不驗。又以其焜之乳母屢致口舌,以煩怒而患牙痛,又不敢服涼劑,故生而不足月。其賦體單弱,蓋基于是也。

    三月晉署,并迎養(yǎng)張?zhí)蛉恕H率湃諡樘蛉苏Q辰,署中曾唱戲開筵以娛老人。

    蒞滬道任后, 中丞公曾陸續(xù)為余存款,另立折據(jù),云還昔年因玉振事奉歸張?zhí)蛉苏。至交卸滬道時,已有規(guī)元八千馀兩。但初存時余即云,但求夫婦同心,余向不以私財為重,本無需此。后至甲午年,清算移交,始知虧空八十馀萬,無款可交。中丞公憂急,以致痰中帶血,或出鼻血。雖取余之存折并將余之金器均變賣,仍不敷尚遠。又以股票等物抵押銀兩,以辦移交。所負各債,直至 庚戌年始陸續(xù)還畢。

    憶十一年中丞公曾倩寧波人李曉庵推年命,據(jù)稱十四年入覲,十六年真除東南第一美缺,其時當值立春之后。是年初九立春,初十即放缺,亦可異矣。

    是年張?zhí)蛉藖硎,見余夫婦所衣,識為昔年婚娶時之舊物。蓋十五年來除為小孩添制冬夏布衣外,自己有無衣服不暇顧及矣。猶憶先年忠襄公大閱來滬,查視制造局,局中 供張筵席,遵諭以筵設(shè)于我宅,并云:“余忌口,只吃肉湯煮白菜,別無所須! 諸兒于是初謁叔外祖,老人顧而樂之云:“吾在湘鄉(xiāng)應(yīng)試時,考生均衣竹布 長衫呢馬褂,汝等正與此輩考相公相同。儉樸可喜,可與吾同餐也!备轮暎胸┕珎魉鲗m保之小帽,忠襄公笑曰:“無須!毖源渭磸男渲腥∨f 瓜皮帽一枚冠之于首。今猶憶其帽污敝不堪。即此可見忠襄公平日服御之不講究也。

    辛卯 光緒十七年 四十歲(1891年)

    四月初二日,女其純生。

    初余以歐陽太夫人晚年多疾,時須斟酌藥餌,常閱《驗方新編》。是書為中藥家用之集大成者,凡延醫(yī)不便或服藥久不效,得此足為寶筏。近數(shù)十年幾家有其書矣!初印本不久即罄,故丙午、丁未之間復(fù)鋟板于長沙。

    初,甲戌年因歐陽太夫人病重,發(fā)愿施藥。至是始制 藿香丸 甘露茶及南京張統(tǒng)領(lǐng)紹棠家所傳之附桂 萬應(yīng)膏,又于暑天買 痧藥施人。 中丞公在湘曾患喉癥,吹瓜霜散而愈。至是亦配制之而改用苦瓜霜。又龍虎丸治瘋癥曾愈多人,后又治愈邵小村中丞之世兄,因常配制送人。

    張?zhí)蛉艘蚣抑挟a(chǎn)業(yè)須躬自照料,是以定于中秋后仍回長沙。太夫人在署時,中丞公每月奉上月費銀三百兩。太夫人臨行諭云:“余回湘后每月三百仍須照寄,余當為汝等營田地房產(chǎn)。”后遵命照寄。瀏陽門,樂心田兩宅皆老人所代置。但此間除月費外,又陸續(xù)另寄三四萬金為造宅之費也。

    是年 蕪湖發(fā)生教案,當?shù)匚茨芰私Y(jié),由中丞公與駐滬法領(lǐng)華格臬在滬議結(jié)。

    壬辰 光緒十八年 四十一歲(1892年)

    是年七月初十日孿生二女。初天氣奇熱,閏六月席地臥近冰盆,又食生冷,致腹泄,轉(zhuǎn)痢癥,損胎氣,故方七閱月而產(chǎn)。初生之嬰尚活,未彌月而殤,次嬰甫下已不救矣。產(chǎn)后仍病熱,經(jīng)巢君崇山診治,久之始愈。

    是年三月十一日,長子其賓歿。其賓性情篤厚,表率諸弟均以仁讓。自四歲起病,醫(yī)治不得法,拖延十三年,卒至不起。臨終,中丞公面許云:“汝為吾之長子,將來諸弟中先得子者即為汝嗣!惫势浜笠愿幽晁鈭詫O承嗣也。是年八月三十日,由滬運其柩還湘安葬。

    癸巳 光緒十九年 四十二歲(1893年)

    是年冬,中丞公升任浙江按察使。

    冬間其昌、其杰兩兒回衡山原籍 應(yīng)縣試。其昌幼時體弱多病,曾默許衡岳進香之愿,遂令乘便酬神。又湘陰左氏本有婚約之議,太和蕭氏亦有締婚之意,遂稟命于張?zhí)蛉瞬酚谙嫠姿缡轮ㄏ嫱跎穸菅伞J捠辖?jīng)營鹽業(yè),久居揚州,其太夫人為長沙王氏女,故甚欲字其女于湘人也。

    甲午 光緒二十年 四十三歲(1894年)

    七月十三日遷出上海道署,寓江西路,因邵小村中丞委臺灣轉(zhuǎn)運所差,未赴新任。五月十一日,女其璞生,時猶在道署。

    庚寅年初接滬道,由龔前道移交兩帳房以及門稿跟班等。概因前任舊人,無甚更張。中丞公既系初任,且秉性長厚,不以私財為重,未知詳細稽核。后至交出之時,始知虧空八十萬之多。后任為黃幼農(nóng)祖絡(luò),催之甚急。仔細清查,始知接收時已短二十萬。其經(jīng)手帳房徐子靜原為前任之帳房,先年冬, 邵君小村公子結(jié)婚,諸事均托徐代為辦理。徐有妾稱為樓上太太者,招待客人。邵戚坤宅為李六太太,文忠之弟婦也。 中丞公為介紹人,是以余亦被邀往陪高親,義不容辭。見徐妾朝珠 補褂,遍身珠鉆耀目。聞即其身上之金玉珠翠,已值二萬馀。后徐交來飛鯨輪船一只,作十馀萬,珠花四枝,珠鐲一對,珠蓮蓬一版,翠玉多寶串一長串,碧弘十八子一串,共作銀一萬兩。后押于鴻章錢莊交后任,均系精圓珠。其時珠價甚廉,若照后來漲價時,當可十倍。雖存余柜中數(shù)月之久,余未曾取出試一插戴也。

    是時中丞公雖得遷官,而辦理交代極受后任之氣,甚至欲請 開缺與之對簿。

    乙未 光緒二十一年 四十四歲(1895年)

    正月下旬,乘民船赴杭。二月朔日,入臬署。

    五月二十八日生子,乳名平兒,八月殤。

    八月,命次子其昌隨五姑回湘就婚左氏,十一月二十四日成禮。擬俟次年二月迎張?zhí)蛉藬y孫兒媳來署,未果。

    是年章淑人來侍,浙江紹興新昌人也,是為其煐其焌其璧之生母。其年冬間, 中丞公以下多患疥瘡,諸兒或出痧疹,或患喉癥,幸均醫(yī)愈。余于十月中患腹痛癖塊,不思飲食,賴林君伯穎診治得法,五十馀日始消。

    丙申 光緒二十二年 四十五歲(1896年)

    是年九月,中丞公遷江蘇布政使。奉旨 陛見,旋以留辦商埠事飭赴新任。冬間眷屬由浙赴蘇。

    正月,其昌夫婦自湘來署。

    任浙臬時嘗署藩篆二三次,織造于藩署領(lǐng)款,例有回扣,中丞公一概不扣,于蘇于浙皆然。歷任織造均以為從來所無,頗感頌。

    是年三月張?zhí)蛉嗽谙嫣幏忠喾骞z產(chǎn)暨歷年所置田宅,書立分關(guān),略云:

    汝父自粵東解組歸來,宦囊無幾。余因撙節(jié),多獲贏馀,所有公館田業(yè),均系自置。今余年將七十,精力衰疲,難于料理,請憑族戚將公館田業(yè)概行分析。田業(yè)共計租谷七千石,伯元兄弟各分二千五百石。公館二棟,一在黃泥塅,一在瀏陽門正街。黃泥塅公館系公分所置,本應(yīng)三股平分,余恐兄弟同居難于翕洽,則專歸伯元,瀏陽門公館系仲芳歷年在官奉余月費所置,則專歸仲芳;第伯元仲芳均有公館,季萱獨無,爰于千五百石之外,加分租五百石,聽其自置。除分授外,尚存 二千石,余留作日用供 膳服御之需,五女食用亦在其內(nèi)。俟余終年,則將所存之租內(nèi)提五百石,馀銀提二千兩,分歸五女。其馀千五百石租存作公項。

    是年張?zhí)蛉嗽谙孢`豫,病中夢呂祖予以一袍,繡壽字八十,其襟底復(fù)有二枚,自謂當壽至八十二。其后至辛亥年棄養(yǎng),壽八十三也。

    丁酉 光緒二十三年 四十六歲(1897年)

    是年三月,長孫女光昭生,其昌所出也。張?zhí)蛉藭r正迎養(yǎng)來署。

    十月初十日,章淑人生兒子其煐。

    是年為其焜訂婚萍鄉(xiāng)黃氏。黃親家藹堂曾任上?h令,與 中丞公頗相得。至是黃夫人攜其女以來蘇,因得見之也。

    戊戌 光緒二十四年 四十七歲(1898年)

    三月十九日,張?zhí)蛉似呤畨鄢,在署宴客?/p>

    閏三月初四日,其杰娶婦蕭氏。是年上海有 四明公所一案,民變罷市,風潮甚厲,滬道不能彈壓,江督劉忠誠奏派蘇藩司查辦,成婚時,中丞公方在上海。

    己亥 光緒二十五年 四十八歲(1899年)

    是年秋間,中丞公護理 江蘇巡撫。詔以 溥儁為皇子。此訊傳至江南,皆知孝欽后有廢立之意。 中丞公奉旨 陛見入京,余念朝端之變,不知何所底止,心憂莫釋。中丞公入京,奉命與 總稅務(wù)司 赫德會議加稅免厘,寓惠敏公 臺基廠故宅。此宅即次年為 董福祥兵所焚掠者。適惠敏次女患病,留為照料。無事時偶在荷包店盤桓,略購翠件,曾為張?zhí)蛉速I翠玉鐲一付,后遵老人遺命,此鐲給與其煐為行聘之物。

    庚子 光緒二十六年 四十九歲(1900年)

    是年元旦日,方觀兒輩作擲采戲,忽吐血兩口。緣每日閱報,知朝事日非,懼有非常之禍,而中丞公方在京中,日夜隱憂,以致吐血,幸向無此疾,醫(yī)治后未復(fù)發(fā)。

    正月,中丞公在京出門,馬驚車覆,被輾而過,幸著重裘,竟未受毫發(fā)傷。四月出都,回藩司任,再護 江蘇巡撫。拳匪事起,首先出示嚴檄各屬實力保護教堂,部署水陸營伍,剿平常昭紅幫太湖 梟匪,因成保護東南之約。八月西幸,復(fù)轉(zhuǎn)運蘇漕至行在,相屬于路。其年冬,升授 湖北巡撫,甫十日,調(diào)補江蘇巡撫。

    九月十三日,次子其昌生長孫光堅,以之出嗣作其賓之子。

    辛丑 光緒二十七年 五十歲(1901年)

    三月十二日,其杰生次孫光堃。

    八月十三日,章淑人生女其璧。

    是年秋間在蘇州撫署,為其煒娶婦 湘鄉(xiāng)劉氏,山西布政使二等子爵劉君(才鼎)之女。

    是年冬, 中丞公奉旨調(diào)補 安徽巡撫。由蘇州坐民船三只至上海,再乘輪赴 安慶,先以銅元局為行轅,后始入署。

    壬寅 光緒二十八年 五十一歲(1902年)

    是年為女其璞文定,瞿親翁文慎公方在樞府,以庚帖寄署。

    二月十三日其昌生第三孫光圻。

    二月,張?zhí)蛉俗該崾饐⑿谢叵,其煒及婦 侍行;叵婧,張?zhí)蛉巳静,中丞公請假回湘省視,并自揚州延醫(yī)李君往診。章淑人及其昌兒婦隨行赴湘侍疾。旋病愈,即返署,其煐及光堅隨行來署,余仍留湘。

    癸卯 光緒二十九年 五十二歲(1903年)

    是年夏間 中丞公調(diào)補 浙江巡撫,為張文襄公及皖紳所留。八月,赴寧任鄉(xiāng)試 監(jiān)臨后始赴浙。

    是年其昌入都應(yīng) 經(jīng)濟特科試,岑云階制軍所保也。

    三月,其煒生孫女光曜。

    五月間,讀日本下田歌子所著《家政學》而喜之。稍嫌其與吾國國情不合,因為斟酌損益以餉國人,命其昌、其杰兩兒及侄婿劉壽霖寫定之,刻于安慶撫署。

    甲辰 光緒三十年 五十三歲(1904年)

    九月初十日,其昌生第四孫光墀。

    十一月廿四日,其煒生第五孫光均。

    是年夏間,其煒赴日本留學。

    是年領(lǐng)南洲湖田照,其昌所經(jīng)手也。歷年江湖之水逐漸南移,湘省瀕湖諸縣遂多淤出之地,墾務(wù)局發(fā)照招人領(lǐng)種,余家領(lǐng)八千馀弓,費錢三千馀緡,然仍無力修堤。

    乙巳 光緒三十一年 五十四歲(1905年)

    是年 中丞公因辦事棘手,兩疏乞終養(yǎng)未允。八月,以御史姚舒密摭任用私人及擴張銅元局 案奏劾,飭查無據(jù),奉旨 開缺。初銅元局總辦系劉道更新,中丞公因其辦理無起色,改委朱道幼鴻。朱到任后,局中盈利十馀萬,中丞公獎其能,俾署糧道。其銅元局之馀利有應(yīng)歸撫署者,概未收受,悉留存作派出洋留學生之經(jīng)費及練兵處經(jīng)費。其他不得志者因妒生恨,又適有不職之道府為中丞公所參劾,懷恨甚深,遂有結(jié)納 臺諫 糾參之舉。朝旨令福州將軍查復(fù),雖據(jù)查明并無不合,而卒以聽信屬員為罪。奉旨開缺。九月間乘民船至滬,轉(zhuǎn)附江新輪至漢回湘,即居樂心田宅。

    是年自浙江回湘,張?zhí)蛉艘蚬惺兆忏y錢等事難于操心,欲交我房經(jīng)營。因令 中丞公手書折據(jù),以田業(yè)每年收租二千五百石作銀二萬八千兩,又現(xiàn)銀二萬二千兩,共作銀五萬兩,每月歸老人息三百兩,自是年冬月十五日起息。

    丙午 光緒三十二年 五十五歲(1906年)

    章淑人以九月十一日生子其焌。

    朱孺人是年來侍。

    丁未 光緒三十三年 五十六歲(1907年)

    是年二月其焜娶婦黃氏,四川 鹽茶道、萍鄉(xiāng)黃君承暄之女也。就婚于四川鹽道署。夏初自川回湘。十一月十六日生孫光地。

    戊申 光緒三十四年 五十七歲(1908年)

    是年二月二十七日其賢娶婦長沙陳氏,前浙江杭嘉湖道陳君乃瀚之女也。

    三月十九日,張?zhí)蛉税耸畨鄢,演劇宴客。是時湘中戲班戲價每日僅二十馀緡,其演加官時每次賞封僅二百文。昔在湘鄉(xiāng)時,每正月玩龍燈,必有戲,澄侯公頗嗜此,常喚至家,不過數(shù)緡。又鄉(xiāng)間家家供觀音,故常有唱戲還愿之舉,所唱必有香山傳,以木傀儡為之,日才數(shù)百文。兒時觀之頗以為樂也。

    四月,率其煒、其德赴滬。因諸女均漸長成,若有親事成就,即須辦喜事,因就便置備嫁奩。

    六月二十六日,其煒生孫光坻。

    初,中丞公在滬道任內(nèi)虧空八十萬,皆系因帳房徐某吞蝕所致。爰由內(nèi)帳房湯癸生君經(jīng)手陸續(xù)追出各種股票,其中以匯豐銀行及開平煤礦為大宗。此外則輪船一只(名飛鯨)及碼頭,亟以變賣,抵償公款。有紡織新局者,因已數(shù)年不分股息,其股票五萬四千兩竟一錢不值。湯君擬邀余家合辦, 中丞公當以居官不便自營商業(yè)謝卻之。湯君乃自行租辦,邀其杰為之經(jīng)理,易名復(fù)泰,一年后即盈馀十萬。未幾湯君逝世,其族人湯君蟄仙乃來訪其杰,謂湯君故后,孤寡不能勝此重任,必欲我家合辦,并為經(jīng)理其事,慫恿不已,繼以長跪。遂定以湯氏擔任四成,余家六成,而其杰為總理。復(fù)泰租約本為六年,繼改為四年。至光緒三十四年期滿,舊股東無力償還,遂議決將廠拍賣,余家出價三十二萬五千兩購買,改名恒豐,皆其杰其煒兩兒請于中丞公而行之也。然余家實無此巨資,徒以有日后發(fā)展希望,不忍棄去,乃設(shè)法借款以購焉。余本有來滬置備諸女嫁奩之意,因率其煒東下辦理此事。中丞公解組后,宦囊本屬無多,加以購廠舉債負擔殊重,幸紗廠連年均有起色,差不負當日之經(jīng)營。但湘省湖田修堤所耗不資,又民國十年其杰興辦大中華紗廠失利頗受影響。至本廠因迭次擴充迭借外債,至今未能償還清楚。此余家近二十年概況也。

    己酉 宣統(tǒng)元年 五十八歲(1909年)

    是年閏二月二十四日,其賢生孫女光坤。

    三月初五日,其焜生孫光堉。

    是年延尹和白君教諸女作畫,后朱孺人亦從尹學畫。尹君曾在文正公署中作客,惠敏公曾與研求繪事。又容純甫君有照相機一具,惠敏留而玩之,因以贈尹,故尹為湘中能照相之第一人也。

    庚戌 宣統(tǒng)二年 五十九歲(1910年)

    正月二十一日其賢生孫光堯。

    是年正月,遣嫁女兒其德于臨桂張子武(其锽)。張婿以進士即用知縣補芷江,有政聲,時余內(nèi)侄倩俞君壽丞以 道員筮仕湖南,知其人而作伐焉。 中丞公亦嘗聞其治行,激賞而許為大器,遂于去冬委禽。及成禮后彌月,即偕赴芷江任所。

    二月,遣嫁女兒其純于閩縣卓君衛(wèi)(宣謀)。卓親翁芝南以部郎出守杭州,由內(nèi)侄廣鐘作伐訂婚。卓婿來湘就婚余家;楹蠖,余率其煒、其璞赴滬,新婿夫婦亦同行。時其杰及媳均有病,幸漸就愈。四月,其煒又病濕溫,幸夏醫(yī)應(yīng)堂為治愈。八月中旬,率其杰夫婦,女其璞、孫兒光塹赴南京看勸業(yè)會,見其規(guī)模條理頗佳。

    是年八月廿五日, 中丞公側(cè)室章淑人逝世。信來,適余等方將啟行,其杰因送余回湘。

    十二月,遣嫁女兒其璞于 善化 瞿兌之(宣穎)。瞿親翁文慎公亦居長沙里第也。初女之許婚瞿氏,張?zhí)蛉藢嵵髦,故太夫人亟欲觀其成禮,期前且親至婿家相度。于是一年而遣嫁三女, 勞擾未獲少休,而太夫人又起病矣。

    辛亥 宣統(tǒng)三年 六十歲(1911年)

    正月廿七日,其賢生孫光在。三月十七日,其焜生孫光增。

    先是張?zhí)蛉擞谏夏昱D月二十三日因感冒不適,入春加重,至正月十八日棄養(yǎng)。中丞公于病中日夜 奉侍,室中溫度甚高,偶出入感受風寒,致成溫癥;太夫人彌留之際,重以哀感不能自持,日益沉篤,至二月二日痰壅失知覺,竟相隨長逝矣。 浹旬之間,大喪兩遘,倉皇驚痛,至今猶心悸也。 中丞公之 季弟季萱公亦于三月二日哭母兄而逝。至是一年而遘三喪。弟姒無子,乃以本房之幼子其焌出嗣主喪。中丞公遺疏聞,奉旨賜祭,宣付 國史館 孝友傳,并錫一門孝友匾額。

    是年九月一日長沙革命事起。初八日,出城葬中丞公于河西縣塘坪之莊田,以舟往,由其賢先往布置。

    十一月,與瞿親家全眷乘沅江輪來滬,適該輪直放上海修理。其時漢陽武昌互攻,炮彈橫飛,沅江輪于炮火下安然駛過。其夜泊 漢口日清公司碼頭,槍炮之聲,一夜不絕,有如除夕之爆竹。漢口招商局中炮彈火起,其光燭天。其杰留鄉(xiāng)照料墓工,其焜其賢在省城照料家務(wù),兩媳則率孫男女隨來也。

    是時省城民黨搜括軍餉,被其強提存款者甚多。而吾家歷年虧空一無存款,幸免此厄。然當此事變,匆匆辦理葬事,即行來滬,驚憂實已甚矣。

    TAGS: 曾家 曾國潘
    名人推薦
    • 索勛
      索勛(?-894年),唐朝末年歸義軍節(jié)度使張議潮的女婿。大順元年(890年)二月廿二,索勛發(fā)動政變,殺張義潮的侄子歸義軍節(jié)度使張淮深夫妻和六子,擁立張議潮的親子張...
    • 勒泰利耶
      亞歷山大·勒泰利耶(Alexandre Letellier),1990年12月11日出生于法國巴黎,法國足球運動員,場上司職門將,現(xiàn)效力于法甲的昂熱足球俱樂部。
    • 郭浩藝
      郭浩藝,號狂人。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藝海畫院院長、中南書畫院榮譽院長,東南亞關(guān)公基金會副會長。生于五十年代,1968年考入本地區(qū)美術(shù)專業(yè)學校。1971年學校選拔入伍...
    • 安東尼奧·弗拉斯加
      安東尼奧·弗拉斯加,男,演員,代表作品《凱撒必須死》。
    • 石孟明
      1931年出生,貴州省松桃縣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98年退休,曾任貴州省銅仁地區(qū)行政公署專員,現(xiàn)為貴州省苗學會顧問、銅仁地區(qū)苗學會名譽會長。
    • Wakana Ootaki
      Wakana Ootaki,大瀧若奈,1984年12月10日出生于福岡,是一名日本歌手。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