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吾甫力·艾買爾,男,維吾爾族,新疆麥蓋提縣人,1953年6月生,1988年7月入黨,大專文化,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四十三團統(tǒng)戰(zhàn)民政科科長,曾獲農三師“優(yōu)秀干部”光榮稱號,2005年6月榮獲“全國民族團結模范個人”的光榮稱號。他長期從事統(tǒng)戰(zhàn)、民政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他用一個共產黨員的熱情和忠誠,譜寫了一曲曲動人心弦的民族團結、一心為民的贊歌。
人物事跡
吾甫力·艾買爾上有80多歲的老人,下有正在讀書的孩子,妻子艾里曼還患 有心臟病和嚴重的關節(jié)炎,一下子收養(yǎng)了兩個孤兒,無疑給家里又增加了許多新的負擔,但是,吾甫力·艾買爾卻把這兩個漢族孤兒當作自己的孩子,給兩個女兒分別取名為阿依古麗和阿依努爾,譯成漢語就是“月亮花和月亮光”。他真誠的希望兩個漢族女兒像月亮一樣純潔和高貴。
為了照顧好兩個漢族女兒,讓女兒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吾甫力·艾買爾騰出房間,讓兩個漢族女兒和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起居住,一塊上學,一起做作業(yè)。每逢出差,吾甫力·艾買爾都要給兩個漢族女兒買一些新衣服、新鞋子和學習用具,艾里曼走親戚時也總要帶小夢榮。大女兒小菊因為家庭緣故落下了功課,就叫自己的女兒給她補習,為了方便小菊上學,吾甫力·艾買爾還專門給她購買了一輛自行車。在這個民族大家庭里,小菊和小榮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姐妹倆也把善良的吾甫力·艾買爾和艾里曼夫婦當作自己最親的人。清明節(jié)是漢族兄弟祭奠親人的節(jié)日,每年清明節(jié)時吾甫力·艾買爾都按照漢族習慣買好祭品,雇下小車親自帶著小菊和小榮給他們的親生父親掃墓。大女兒小菊是個懂事的孩子,他跪在生身父親的墳前含著眼淚告訴長眠在地下的父親:“爸,你放心吧,雖然媽媽不在身邊,但我和妹妹有一個維吾爾族的好爸爸好媽媽,還有一個很溫暖的家”。
一天下午,吾甫力·艾買爾下班后又像往常一樣等小菊和小榮回家吃晚飯,可放學后只有小菊一個人回家,直到9點多還不見小榮回來,孩子可能出事,吾甫力·艾買爾心頭一緊,立即動員全家和周圍鄰居幫助尋找,他們找遍了團部所有商店和平常小榮可能去的地方,仍沒有消息。在吾甫力·艾買爾一家人心里,小菊和小榮早已是情同手足的一家人了。幾個小時過去了,但仍不見小榮的身影。當吾甫力·艾買爾拿著已經寫好的尋人啟事走進團電視臺時,傳來小榮已被人送回家的消息,吾甫力·艾買爾急忙回到家,小榮知道自己錯了,用流利的維吾爾語對吾甫力·艾買爾說:“爸爸,我到同學家玩,沒有告訴爸爸,我錯了,以后我再也不這樣了!蓖碌暮⒆樱岣αΑぐI爾把小榮緊緊的抱在懷里……
2003年正在農三師黨校進修的吾甫力·艾買爾突然接到妻子的電話,說小榮生病發(fā)高燒達40度,他立即向校領導請了假,連夜從200多公里外的喀什趕回團里,在小榮住院治療的五天五夜里,吾甫力·艾買爾一直守擴在病床前,就像照顧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為了讓馮俊梅安心改造,爭取早日出獄,吾甫力·艾買爾夫婦還定期帶著小菊和小榮到監(jiān)獄探望服刑的馮俊梅。當馮俊梅看到兩個女兒衣著整潔的出現(xiàn)在自己,她緊緊的拉住吾甫力·艾買爾夫婦,熱淚盈眶地說:“恩人啊,你們的大恩大德,我永生不忘!”一轉眼,小菊和小榮在吾甫力·艾買爾家生活了三年。2004年9月7日是馮俊梅刑滿出獄的日子。早在幾天前,吾甫力·艾買爾就為迎接馮俊梅出獄騰出了房子,還把自家的床板、被褥、家具等生活用品送給了馮俊梅。望著馮俊梅母女三人團聚時的幸福情景,吾甫力·艾買爾全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1995年5月,李水蘭的對象從北京來到了四十三團,計劃在四十三團舉行他們的婚禮,吾甫力·艾買爾夫婦熱心的為他們布置新房,張羅結婚典禮。結婚那天,在李水蘭的懇求下,吾甫力·艾買爾夫婦接受了他們祝福。結婚不久,李水蘭隨丈夫一塊調到北京工作,分別時刻李水蘭含著熱淚動情的說:“科長,雖然你們不是我親生父母,但你們給了我親生父母一樣的關愛,今后無論我走到哪里,我都不會忘記,四十三團還有我的維吾爾族父母!
吾甫力·艾買爾1972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在加工隊、學校、組織科、教育科工作過,無論在哪里,無論干什么工作,他都始終以滿腔的熱情關心和幫助他人,盡心盡責的為各族群眾辦實事,盡心盡力的為各族群眾解難事。特別是吾甫力·艾買爾擔任團統(tǒng)戰(zhàn)、民政科科長后,及時把黨的溫暖送到各族貧困戶、殘疾人的家里。平時下連隊,他總要去孤寡老人、五保戶和殘疾人的家里看一看,坐一坐,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吾甫力·艾買爾用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濃濃的真情,維護著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對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事,他全力以赴,竭心盡力;對影響民族關系、破壞民族團結的事,他旗幟鮮明,堅決制止。吾甫力·艾買爾同志是一位普通的基層統(tǒng)戰(zhàn)、民政干部,他所做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偉業(yè),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為四十三團各族群眾做的實事好事,件件貼近百姓,樁樁為了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