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李煜

    李煜(南唐李后主)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南唐最后一位國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tǒng),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并于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今南京)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開封),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稱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fēng)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yuǎn)。(概述圖李煜像來源 )

    人物生平

    早期經(jīng)歷

    李煜,原名李從嘉,南唐中主 李璟第六子,初封安定郡公,累遷諸衛(wèi)大將軍、副元帥,封鄭王。 李煜善詩文、工書畫,豐額駢齒、一目雙瞳 ,因貌有奇表 遭長兄太子 李弘冀猜忌。李煜為避禍,醉心經(jīng)籍、不問政事,自號“鐘隱”、“鐘峰隱者”、“蓮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無意爭位。

    顯德六年(959年),太子 李弘冀病逝, 鐘謨以李煜酷信 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請立紀(jì)國公 李從善為太子。 李璟大怒,流放鐘謨至 饒州 ,封李煜為吳王,以尚書令參與政事,入住 東宮。 北宋 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都 洪州(今南昌),立李煜為 太子監(jiān)國,留守 金陵(今南京)。

    登基為帝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 金陵登基,更名為李煜,尊母親鐘氏為圣尊后,立妃周氏為皇后( 大周后),封諸弟為王 ;并派中書侍郎 馮延魯入宋進(jìn)貢,上表 陳述南唐變故。 宋太祖回賜詔書,派人前往 南唐吊祭、恭賀李煜襲位。九月,宋 昭憲太后病逝,李煜遣戶部侍郎 韓熙載、太府卿 田霖入朝納貢。 十二月,李煜設(shè)置龍翔軍,教練水軍。

    奉宋正朔

    建隆三年(962年)三月,泉州清源軍節(jié)度使 留從效病發(fā)身亡,其子 留紹镃襲稱 留后,李煜降詔追贈留從效為太尉、靈州大都督 ;四月,泉州部將 陳洪進(jìn)以留紹镃勾結(jié)吳越,解送其家族至金陵,推舉 張漢思為清源留后。 六月,李煜遣客省使翟如璧入貢北宋,宋太祖釋放南唐降卒千人。十一月,遣水部郎中顧彝入汴京進(jìn)貢。

    乾德元年(963年)四月,泉州副使陳洪進(jìn)廢張漢思,自稱留后,李煜就以陳洪進(jìn)為 節(jié)度使,以維持泉州對南唐的隸屬關(guān)系。七月,李煜奉詔入京面見宋太祖。十二月,李煜上表宋廷,請求罷除詔書的不名之禮(李煜繼位后,尊奉宋廷,故宋對南唐的詔書不直呼李煜的名諱),改為直呼姓名,未得許可。

    李煜

    乾德二年(964年),任 韓熙載為中書侍郎、勤政殿學(xué)士,主持貢舉;又命 徐鉉主持復(fù)試。 三月,頒布鐵錢。九月,封長子 李仲寓為清源公,次子 李仲宣為宣城公。 十月,仲宣卒,皇后( 大周后)感傷而逝,李煜撰《 昭惠周后誄》。十一月,太祖遣作坊副使 魏丕吊祭,李煜亦遣使入宋,獻(xiàn)銀二萬兩、金銀龍鳳茶酒器數(shù)百件。

    乾德三年(965年)九月,母親鐘氏去世;十月,太祖遣染院使李光圖吊祭。 乾德四年(966年)八月,李煜遣龔慎儀持詔書出使 南漢,相約臣服宋朝,龔慎儀至南漢,被扣留。 乾德五年(967年)春,李煜命兩省侍郎、給事中、中書舍人、集賢勤政殿學(xué)士值班光政殿,咨問國事,每至深夜。 開寶元年(968年),境內(nèi)大旱,宋太祖賜米麥?zhǔn)f石。十一月,立周氏為皇后( 小周后)。

    降制示尊

    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屯兵 漢陽,李煜非常恐懼,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并遣其弟鄭王李從善朝貢,上表奏請罷除詔書不直呼姓名的禮遇,太祖同意,但扣留李從善。同年,有商人告密,宋軍于 荊南建造戰(zhàn)艦千艘,請求派人秘密焚燒北宋戰(zhàn)船,李煜懼怕惹禍,沒有批復(fù)。 時國家形勢緊迫,李煜憂心似焚,每天與臣下設(shè)宴酣飲,憂愁悲歌不已。

    開寶五年(972年)正月,李煜下令貶損儀制:下“詔”改稱“教”;改中書、門下省為左、右內(nèi)史府,尚書省改為司會府,御史臺改為司憲府,翰林改為文館,樞密院改為光政院;降諸“王”為“公”,避諱宋朝,以示尊崇。 元宗時,雖臣服后周,但金陵臺殿皆設(shè) 鴟吻(殿脊的獸頭);乾德年間,宋朝使者到來,李煜就撤去,使者走后再復(fù)原;至此,遂撤去一應(yīng)器物,不再使用。太祖晉封李從善為泰寧軍節(jié)度使,并在汴陽坊賞賜宅院,暗示李煜入京降宋;李煜遣戶部尚書 馮延魯為 李從善所受封賜道謝,馮延魯入汴京,因病未能朝見宋太祖而返。

    開寶六年(973年)夏,太祖遣翰林院學(xué)士 盧多遜出使南唐,李煜上表愿接受北宋冊封爵位,被拒。十月,內(nèi)史舍人 潘佑感于國運衰弱,上書極言勸諫 李平為尚書令, 徐鉉、 張洎進(jìn)言“李平妖言惑眾,煽動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殺,李平亦自縊獄中。

    國破人亡

    開寶七年(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從善歸國,宋太祖不許。秋,宋太祖先后派 梁迥、 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為由,詔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從,回復(fù)“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廟,想不到竟會這樣,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太祖聞信,即遣 穎州團(tuán)練使 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 曹彬等隨后出師,水陸并進(jìn);李煜亦筑城聚糧,大舉備戰(zhàn)。閏十月,宋軍攻下 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嚴(yán),并停止沿用北宋年號,改為干支紀(jì)年。時 吳越乘機(jī)進(jìn)犯 常州、 潤州,李煜遣使質(zhì)問,說以唇亡齒寒之理,吳越王不答,轉(zhuǎn)送李煜書信至宋廷。 北宋攻陷 蕪湖和雄遠(yuǎn)軍,沿 采石磯搭建浮橋,渡江南進(jìn)。李煜招募兵卒,委任 皇甫繼勛統(tǒng)領(lǐng)兵馬,全力御敵,因強(qiáng)弱懸殊,兵敗如山,內(nèi)殿傳詔徐元瑀、 刁衎阻隔戰(zhàn)敗消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情。

    開寶八年(975年)二月,宋師攻克金陵 關(guān)城。三月,吳越進(jìn)逼常州,誅 殺皇甫繼勛,權(quán)知州事禹萬誠獻(xiàn)城投降。 六月,宋與吳越會師,進(jìn)發(fā)潤州,留后劉澄投降。 洪州節(jié)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萬前往救援,行至 皖口,遭遇宋軍。朱令赟下令焚燒宋船,不料北風(fēng)大作,反而燒至自身,朱令赟與戰(zhàn)櫂都虞候 王暉皆被擒( 皖口之戰(zhàn))。外援既滅,北宋盡圍金陵,晝夜攻城,金陵米糧匱乏,死者不可勝數(shù)。李煜兩次派遣徐鉉出使北宋,進(jìn)奉大批錢物,求宋緩兵,太祖答以“ 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 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將咼彥、馬承信,馬承俊等力戰(zhàn)而死,右內(nèi)史侍郎 陳喬自縊,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

    開寶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師,宋太祖封為違命侯,拜左 千牛衛(wèi)將軍。 同年, 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為隴西公。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師,時年四十二歲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贈為太師,追封吳王,葬洛陽 北邙山。

    為政舉措

    政治

    尊奉宋廷

    李煜繼位后,寄希望于向宋納貢以保全基業(yè),在位期間,殷勤侍奉宋朝,除了歲貢外,每逢宋廷用兵或有重大活動,也進(jìn)禮以示支持和祝賀,并多次派遣使者陳說臣服之意。

    禮儀方面,李煜登基后,沿用北宋年號,每次會見北宋使者都換 龍袍為 紫袍(官服),變更李璟臣服 后周時,只除帝號,其他禮儀不變的舊制 ;開寶四年(971年),李煜下令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又下令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并先后多次上表宋廷,請求直呼其名,以示尊奉宋朝。

    官吏任免

    李煜即位之初,由于淮南戰(zhàn)敗和中主的去世,南唐朝野充斥著一種悲觀頹喪的氣氛,為重振人心、確立威信,李煜重用舊臣,穩(wěn)定高層重心。 何敬洙軍功累累,被授予“右衛(wèi)上將軍”之銜,封芮國公,及其去世,李煜下令廢朝三日,以示哀悼。 對于在淮南戰(zhàn)事中棄揚州化裝逃跑的馮延魯,李煜也重新給予禮遇。 同時,啟用在楊吳時代就投奔江南的 韓熙載、閩將 林仁肇、皇甫赟之子 皇甫繼勛等人。

    科舉方面,李煜重視選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乾德二年(964年),李煜命吏部侍郎 韓熙載主持貢舉,錄取進(jìn)士 王崇古等九人;又命徐鉉復(fù)試,并親自命題考核。 開寶五年二月,內(nèi)史舍人張佖主持禮部貢舉,錄取進(jìn)士 楊遂等三人;清耀殿學(xué)士 張洎稱張佖遺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張洎對落第之人進(jìn)行復(fù)考,又錄取了王倫等五人。直至南唐亡國的開寶八年二月,李煜還舉行了南唐最后一次科舉考試,錄取進(jìn)士 張確等三十人。

    百官表

    官職 姓名
    宰相 嚴(yán)續(xù)、 徐游、游簡言  、 殷崇義( 湯悅)  
    使相 林仁肇、 王崇文、何洙、湯悅、朱業(yè)、景誨、黃廷謙、嚴(yán)績、柴克貞、皇甫繼貞、鄭彥華
    將帥 陳謙、陳德誠、孫彥祥、李彥蛇、沙萬金、劉存忠、胡則、宋克明、咼彥、林益、張粲、張遇、馬信仁、 蔡振、穆堅、譚宗、張進(jìn)、張仁照、李雄、 吳翰、龔慎儀、羅延原、馬承俊、謝彥質(zhì)、謝文節(jié)
    樞密使 嚴(yán)績、朱鞏、陳喬、殷崇義
    文臣 徐鉉、 徐鍇、 韓熙載、王見貞、張洎、龔隸、張密、湯靜、朱鐃、喬舜、潘祐、湯滂、郭昭慶、孫舉、 伍喬、孟拱臣、高遠(yuǎn)、高越、馮謐、李平、張紹、 賈彬、田霖、顧彝、趙宣輔

    經(jīng)濟(jì)

    李煜繼位時,由于李璟時期多次戰(zhàn)爭連綿,南唐國削勢弱,國庫空虛,但李煜愛民如子,詔令減免稅收、免除徭役,與民生息; 取消李璟時設(shè)置的諸路屯田使,將各郡 屯田劃歸州縣管轄,將屯田所獲租稅的十分之一作為官員俸祿,稱為“率分”,此項政策推行后,既增加了賦稅,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免受官吏的撓刻。

    南唐時期土地買賣十分頻繁,以致土地兼并日趨激烈。李煜繼位后,任用 李平掌管司農(nóng)寺,恢復(fù) 井田制,創(chuàng)設(shè)民籍和牛籍,勸農(nóng)耕桑,希望借此緩解國難。新制頒行后,因觸犯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激烈抵制與反對,百姓也多為不便,改革遂以失敗告終。

    南唐后期通貨膨脹,錢荒嚴(yán)重,為使貨幣流通良性循環(huán),乾德二年,李煜頒布 鐵錢,規(guī)定每10錢,鐵錢6枚并銅錢4枚發(fā)行。因銅錢逐步廢除,商人多以十個鐵錢換一個 銅錢出境,朝廷不能禁止。為挽救鐵錢的流通,李煜詔令鐵錢以一當(dāng)十與銅錢并行流通。到南唐亡國,各郡蓄積的銅錢累計達(dá)六十四萬 緡。

    軍事

    南唐國弱,面對強(qiáng)大的宋朝,李煜采用 陳喬、 張洎之策,堅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長途奔襲的宋軍為防御策略。 因此,南唐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繕甲募兵,潛為備戰(zhàn)。

    宋與南唐開戰(zhàn)后,李煜立即與宋斷絕邦交,派兵應(yīng)戰(zhàn),并親自巡城;時神衛(wèi)統(tǒng)軍都指揮使 皇甫繼勛無意為戰(zhàn),刻意隱瞞戰(zhàn)情,李煜即按罪誅殺以鼓舞軍心。 同時,李煜展開積極的外交,致書吳越王 錢俶,以圖瓦解宋與吳越的聯(lián)盟 ;朱令赟戰(zhàn)死后,李煜又命張洎作蠟丸帛書求救于 契丹。

    從戰(zhàn)爭過程看,李煜的軍事戰(zhàn)略是得當(dāng)?shù),宋軍于開寶七年十月正式出兵,到開寶八年十二月攻破金陵,前后歷時一年有余,其中,宋軍屯兵金陵城下即達(dá)一年之久。戰(zhàn)況雖不利南唐,但雙方亦各有成敗。 正是這些地方的反復(fù)爭戰(zhàn),牽制了宋軍的力量,導(dǎo)致久圍金陵而不能下,甚至使 趙匡胤產(chǎn)生動搖,打算撤軍休整。

    主要成就

    文學(xué)成就

    李煜多才多藝,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尤以詞的成就為最大。李煜的詞,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內(nèi)容上,可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fēng)格綺麗柔靡,雖不脫 花間派習(xí)氣,但在人物、場景的描寫上較花間詞人有較大的藝術(shù)概括力量,在部分詞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 清平樂·別來春半》);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哀婉凄涼,意境深遠(yuǎn),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

    李煜在詞史上的地位,更多地決定于其詞的藝術(shù)成就,李煜對詞的發(fā)展主要有四方面貢獻(xiàn):

    ①擴(kuò)大了詞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艷情為主,即使寄寓抱負(fù)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shù)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使詞擺脫了長期在花間尊前曼聲吟唱中所形成的傳統(tǒng)風(fēng)格,成為詩人們可以多方面言懷述志的新詩體,藝術(shù)手法上對后來豪放派詞有影響。

    ②詞境優(yōu)美,感情純真,因純情而缺少理性節(jié)制。南唐亡國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淚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難無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淚寫出了亡國破家的凄涼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經(jīng)歷的慘痛遭遇泛化,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tài)與意義,通向?qū)τ谟钪嫒松瘎⌒缘捏w驗與審視,所以其言情的深廣超過其他南唐詞人。

    ③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xiàn)力,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寫他的生活感受,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shù)特色。

    ④在風(fēng)格上有獨創(chuàng)性。 花間詞和 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 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 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 、(《 虞美人》的“自然奔放” ,兼有剛?cè)嶂,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

    書畫藝術(shù)

    李煜不僅擅長詩詞,在書畫方面也頗有造詣。李煜曾考證過 撥鐙法的淵 源,并總結(jié)為“擫、押、鉤、揭、抵、拒、導(dǎo)、送”七種技藝。 李煜擅長 行書,多以 顫筆行文,線條遒勁,有如寒松霜竹,世稱“ 金錯刀”;又喜寫大字,以卷帛為筆,揮灑如意,世稱“ 撮襟書”。 李煜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書法作品,命徐鉉刻成《 升元帖》, 周密評為“法帖之祖”。

    畫作上,李煜的竹,一一鉤勒而成,自根至梢極小,很有特點,被稱為“ 鐵鉤鎖”。 他所繪的林石、飛鳥,也都意境高遠(yuǎn),遠(yuǎn)超常人。

    主要作品

    據(jù)徐鉉記載,李煜有《文集》30卷、《雜說》百篇 , 晁公武《 郡齋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 宋史·藝文志》亦載《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 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有《 南唐二主詞》1卷,錄李煜詞34首,存世有明萬歷四十八年墨華齋本,清代邵長光又錄得 1首,近代王國維增加9首。李煜詞集注本有清人劉繼增《南唐二主詞箋》,近人 唐圭璋《南唐二主詞匯箋》、 王仲聞《 南唐二主詞校訂》、 詹安泰《 李璟李煜詞》等。

    人物評價

    總評

    歷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國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議。 三國吳后主 孫皓,“一片降幡出石頭”,白棺素服,自縛出降; 南朝 梁武帝崇信佛,終起 侯景之亂,被囚餓死于景陽樓; 陳朝后主 陳叔寶,金陵城破時,同寵妃 張麗華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將吊出處死。這三位末代君王,亡國起因各不相同,但卻都亡于虎踞龍盤的金陵石頭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難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責(zé)非議。

    但是,李煜亡國的原因應(yīng)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論上,當(dāng)時整個中國的形勢和歷史發(fā)展趨勢要求南唐滅亡,北宋統(tǒng)一;事實上,南唐國勢已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回天,更何況國策早有失誤,在李煜繼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經(jīng)因國勢衰危而稱臣于宋,減制納貢了。宋朝滅南唐的形勢已定,李煜繼位,也只能采取消極守業(yè)的政策。但是,盡管李煜時的南唐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其畢竟維持政權(quán)達(dá)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終時時不忘故國,心系故土,從未心歸宋朝,終至客死他鄉(xiāng)。

    史載, 趙光義曾問南唐舊臣 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無能無識之輩,何以能守國十余年?”徐鉉在《吳王隴西公墓志銘》也寫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厭戰(zhàn)之心,雖 孔明在世,也難保社稷;既已躬行仁義,雖亡國又有何愧!

    歷代評價

    徐鉉:①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馭民,欽若彝倫,率循先志。奉蒸嘗、恭色養(yǎng),必以孝;事耇老、賓大臣,必以禮。居處服御必以節(jié),言動施舍必以時。至于荷全濟(jì)之恩,謹(jǐn)藩國之度,勤修九貢,府無虛月,祗奉百役,知無不為。十五年間,天眷彌渥。②精究六經(jīng),旁綜百氏。常以周孔之道不可暫離,經(jīng)國化民,發(fā)號施令,造次于是,始終不渝。③酷好文辭,多所述作。一游一豫,必以頌宣。載笑載言,不忘經(jīng)義。洞曉音律,精別雅鄭;窮先王制作之意,審風(fēng)俗淳薄之原,為文論之,以續(xù)《樂記》。所著文集三十卷,雜說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于弧矢之善,筆札之工,天縱多能,必造精絕。④本以惻隱之性,仍好竺干之教。草木不殺,禽魚咸遂。賞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過,惟恐其聞。以至法不勝奸,威不克愛。以厭兵之俗當(dāng)用武之世,孔明罕應(yīng)變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義之行,終于亡國。道有所在,復(fù)何愧歟!

    鄭文寶:①后主奉竺乾之教,多不茹暈,常買禽魚為放生。②后主天性純孝,孜孜儒學(xué),虛懷接下,賓對大臣,傾奉中國,惟恐不及。但以著述勤于政事,至于書畫皆盡精妙。然頗耽竺乾之教,果于自信,所以奸邪得計。排斥忠讜,土地曰削,貢舉不充。越人肆謀,遂為敵國。又求援于北虜行人設(shè)謀,兵遂不解矣。

    陸游:①后主天資純孝......專以愛民為急,蠲賦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憚卑屈,境內(nèi)賴以少安者十有五年。②.然酷好浮屠,崇塔廟,度僧尼不可勝算。罷朝輒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頗廢政事。兵興之際,降御札移易將帥,大臣無知者。雖仁愛足以感其遺民,而卒不能保社稷。

    龍袞:后主自少俊邁,喜肄儒學(xué),工詩,能屬文,曉悟音律。姿儀風(fēng)雅,舉止儒措,宛若士人。

    陳彭年:(后主煜)幼而好古,為文有漢魏風(fēng)。

    歐陽修: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王世貞:花間猶傷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胡應(yīng)麟:后主目重瞳子,樂府為宋人一代開山。蓋溫韋雖藻麗,而氣頗傷促,意不勝辭。至此君方為當(dāng)行作家,清便宛轉(zhuǎn),詞家王、孟。

    納蘭性德: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zhì)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

    王夫之:①(李璟父子)無殃兆民,絕彝倫淫虐之巨惹。②生聚完,文教興,猶然彼都人士之余風(fēng)也。

    余懷:李重光風(fēng)流才子,誤作人主,至有入宋牽機(jī)之恨。其所作之詞,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沈謙:①男中李后主,女中 李易安,極是當(dāng)行本色。 ②后主疏于治國,在詞中猶不失南面王。

    郭麐: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周濟(jì):①李后主詞如生馬駒,不受控捉。②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yán)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yán)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

    周之琦: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所及。

    陳廷焯:①后主詞思路凄惋,詞場本色,不及飛卿之厚,自勝牛松卿輩。 ②余嘗謂后主之視飛卿,合而離者也;端己之視飛卿,離而合者也。 ③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詞中正聲,而其詞無人不愛,以其情勝也。

    王鵬運:蓮峰居士(李煜)詞,超逸絕倫,虛靈在骨。芝蘭空谷,未足比其芳華;笙鶴瑤天,詎能方茲清怨?后起之秀,格調(diào)氣韻之間,或月日至,得十一于千首。若小晏、若徽廟,其殆庶幾。斷代南流,嗣音闃然,蓋間氣所鐘,以謂詞中之大成者,當(dāng)之無愧色矣。

    馮煦:詞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詣微造極,得未曾有。宋初諸家,靡不祖述二主。

    王國維:①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②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③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④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⑤尼采謂一切文字,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dān)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⑥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軒數(shù)人而已。

    毛澤東:南唐李后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于亡國。

    柏楊: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詞學(xué)的造詣,空前絕后,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yuǎn)超過用在治國上。

    家族成員

    輩分 關(guān)系 姓名 人物簡介
    長輩 父親 李璟 南唐中主
    母親 鐘氏 光穆皇后,李煜繼位后,尊為圣尊后。
    平輩 長兄 李弘冀 李煜同母弟,性嚴(yán)忌,受立太子。
    次兄 李弘茂 ——
    七弟 李從善 李煜繼位封鄭王,后改南楚國公。開寶四年出使北宋,被扣開封,任泰寧軍節(jié)度使。 [110]  
    八弟 李從鎰 李煜繼位后封為鄧王,后改為江國公。
    九弟 李從謙 李煜繼位后封宜春王,后改為鄂國公。曾出使北宋,不辱使命。國亡后,臥疾而卒。 [111]  
    姐妹 李芳儀 永寧公主,遼圣宗的妃嬪(宋代野史載為李璟之女)
    大寧公主、永嘉公主
    后妃 國后 大周后 周娥皇,南唐司徒周宗長女,李煜第一任皇后,育二子:李仲寓和李仲宣。 [112]  
    小周后 名不詳,周宗次女,李煜第二任皇后,李煜降宋后,封為鄭國夫人。
    嬪妃 —— 妃子江氏、嬪御流珠、保儀黃氏[113]&nbsp;
    宮人 —— 宮人喬氏、慶奴、薛九、秋水、宜愛、小花蕊、舞伎窅娘[114] 
    子嗣 長子 李仲寓 (958年—994年),封清源公,隨父入宋,授右千牛衛(wèi)大將軍、郢州刺史。[115] 
    次子 李仲宣 (961年—964年),封宣城公,追封岐王。[115] 
    孫子 李正言 李仲寓之子,景德三年,特補(bǔ)供奉官,早卒無嗣,唯遺一女。[116]&nbsp;

    軼事典故

    寬厚仁孝

    李煜天性純孝、好生戒殺 ,繼位后,外奉中原,不畏卑屈;內(nèi)輕徭役、以實民力,南唐因此得以偏安十五年。李煜為政重仁慈、寬刑罰,每有死刑論決,莫不垂淚。憲司章疏如有過錯,李煜就寢食難安,并多次親入 大理寺,審查獄案,釋放多人。中書侍郎韓熙載上奏李煜,認(rèn)為獄訟自有刑獄掌管,監(jiān)獄之地非皇上所宜駕臨,請求罰內(nèi)庫錢三百萬以資國用。李煜雖不聽從,但也不因此發(fā)怒。后主入宋后,悲傷失意,常與金陵舊宮人寫詞,心情悲惋異常,難以抑制。噩耗傳出后,江南父老有許多人都聚巷痛哭。

    尊釋重佛

    李煜酷嗜 浮屠,曾在宮中修建永慕宮,在林苑建靜德僧寺;又在鐘山設(shè)寺,并親筆題詞“報慈道場”,每日供應(yīng)近千名僧侶,所需費用皆由朝廷所出。 據(jù)《十國春秋》記載,李煜曾于開寶二年(969年)普度僧侶,又于次年改寶公院為開善道場?梢,即使在南唐風(fēng)雨飄搖、國庫空虛之際,李煜仍不遺余力地建寺尊佛。

    李煜信奉佛法,達(dá)到了癡迷的程度,以至頗廢政事。 據(jù)野史記載,當(dāng)時北朝(宋)曾暗中選拔能言善辯之人前往南唐,蠱惑后主。李煜不知,以為有佛出世,稱其為“小長老”,朝夕與之談?wù)?六根、 四諦、 因果報應(yīng)之事!靶¢L老”勸說李煜廣建佛塔,又聚眾千人講佛論道,吃穿用度極為奢侈。宋軍兵圍金陵,李煜詔“小長老”商議據(jù)守之事,“小長老”遂“搖旗退敵”,宋兵竟果然退卻,后主大喜,命兵士誦《救苦觀音菩薩經(jīng)》以解圍。至南唐將亡,李煜又詔“小長老”退敵,“小長老”托病不出。等到皇甫繼勛死后,李煜才明白被騙,就鴆殺了“小長老”。

    驕奢聲色

    李煜出生南唐深宮,自幼受皇宮親眷、宮人愛寵,因而尚奢侈、好聲色。 李煜曾用嵌有金線的紅絲羅帳裝飾墻壁,以 玳瑁為釘;又用綠寶石鑲嵌窗格,以紅羅朱紗糊在窗上;屋外則廣植梅花,于花間設(shè)置彩畫小木亭,僅容二座,李煜就和愛姬周氏賞花對飲。 每逢春盛花開,就以隔筒為花器插花,置于梁棟、窗戶、墻壁和臺階上,號為“錦洞天”。 每年七夕生日時,李煜必命人用紅、白色絲羅百余匹,作月宮天河之狀,整夜吟唱作樂,天明才撤去。

    李煜前期的詩詞作品,一首首都是詞風(fēng)瑰麗、旖旎柔情,盡述宮闈之樂、閨房之趣。如《 木蘭花·曉妝初了明肌雪》一詞,嬪妃宮女滿宮殿、晚間歌舞魚貫列,飲酒聽歌、月夜踏馬,一派歌舞升平,可以說是他為帝時縱情聲色的真實寫照。

    妙解音律

    李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樂曲《念家山》及《振金鈴曲》,并親演其聲為《家山破》、《金鈴破》。 《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至五代時,因兵亂失傳,李煜和大周后二人按譜追尋,更正所獲譜曲錯誤,重訂譜曲,使其清越可聽。金陵城破后,所訂之譜亦被李煜下令燒毀。至南宋年間, 姜夔又發(fā)現(xiàn)商調(diào)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并記入《 白石道人歌曲》。

    伉儷情深

    李煜在位期間,雖后宮嬪妃甚多,但卻對兩位皇后用情極深。 大周后,名娥皇,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李煜作《念家山》,大周后便彈奏詞調(diào)、作《邀醉舞》。李煜曾為她創(chuàng)作多首詩詞,記述香閨韻事、兒女柔情,表達(dá)迷戀周后之情。大周后生病時,后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jìn),衣不解帶者累夕。及其去世,后主又《 昭惠周后誄》、《 挽辭》,抒發(fā)對大周后深摯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大周后去世后,李煜又娶了周后之妹 小周后為皇后。南唐亡國后,李煜與小周后一同被俘入北宋汴京,攜手度過三年“日夕以淚洗面”的囚禁生活,受盡屈辱。李煜客死他鄉(xiāng)后,小周后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去。

    藏品故實

    李煜精于鑒賞,極富藏書。宮中購置圖書、畫帖數(shù)萬卷, 法帖如 鐘繇、 王羲之真跡甚多,公私藏皆印有“ 內(nèi)殿圖書”、“建業(yè)文房之寶”、“集賢殿書院”等,或為其簽名、題字,或為詩歌雜言。宋軍將攻陷金陵,李煜對保儀黃氏曰:“此皆吾寶,城若不守,爾等可焚之!苯鹆瓿瞧坪,黃氏便依旨將宮藏書畫等焚燒殆盡。

    死因之謎

    李煜的結(jié)局,宋人 李燾《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元代撰修的《宋史》和明人 柯維騏的《宋史新編》等史籍都未明說李煜被毒死之事,清人 畢沅在《 續(xù)資治通鑒》中曾考異說:“李后主之卒,它書多言賜鴆非善終”。其中,賜鴆說記載最詳細(xì)具體的是宋人 王铚的《 默記》,后主死于 牽機(jī)藥之說便是來自此書。

    據(jù)《默記》載,李煜入宋后,宋太宗曾派徐鉉拜見李煜,李煜對亡國頗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太宗聞言不悅。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 七夕節(jié),后主42歲生日,便在住所聚會后妃,作《 虞美人》追思往事、懷念故國,并命南唐故妓詠唱,宋太宗聽到后非常憤怒,諸罪并罰,遂賜牽機(jī)藥鴆殺李煜。 牽機(jī)藥,據(jù)說為中藥 馬錢子,性寒、味苦,對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親和力強(qiáng),李煜因酒后服藥,酒助藥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后頭部與足部相接而死,狀似 牽機(jī)。

    史料記載

    年代 作者 書名 篇目
    南唐 —— 江南余載 ——
    徐鉉 吳王隴西公墓志銘 ——
    北宋 歐陽修 新五代史 卷六十二 南唐世家第二
    鄭文寶 江表志 卷下&nbsp;
    南唐近事 ——
    陳彭年 江南別錄  ——
    —— 五國故事 卷上
    龍袞 江南野史 卷三·后主、宜春王
    柯維騏 宋史新編 ——
    南宋 陸游 南唐書 卷三·后主本紀(jì)第三 卷十八·浮圖、契丹、高麗傳
    李燾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 卷十五——十九
    脫脫等 宋史 卷四百七十八 列傳第二百三十七
    —— 宋史全文 卷二
    毛先舒 南唐拾遺記 ——
    畢沅 續(xù)資治通鑒 卷五——卷九
    吳任臣 十國春秋 卷十七·后主本紀(jì)
    近代 夏承燾 南唐二主年譜 ——

    藝術(shù)形象

    文學(xué)形象

    作者 篇目 作者 篇目
    楊軍 南唐后主李煜傳 姚敏 獨自莫憑欄—詞話南唐后主李煜
    劉小川 李煜 吳俁陽 李煜:人生不過一場春花秋月
    檀作文、萬希 李煜 子莊 左手李煜,右手納蘭:李煜和納蘭容若詞情歲月寫真
    田居儉 李煜傳 桃花潭水 李煜:人生不過一場春花秋月
    璧華 李煜全閱讀 木溪 無限江山,一晌貪歡-詞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趙曉嵐 林花謝了春紅 吳偉靜 李煜詞傳:西樓孤客的離亂江山
    白巍 為誰和淚倚闌干 青蒿 夢里不知身是客——南唐后主李煜的人間詞話
    綾子 最是尋常夢:南唐后主李煜的人間詞話 丁元 算來一夢浮生—南唐后主李煜的詞話人生

    影視形象

    年份 作品類型 名稱 飾演者
    1964年 粵劇 李后主 ——
    1968年 粵語歌唱電影 李后主 任劍輝
    1983年 香港邵氏電影 封神劫 陳家奇
    1986年 新加坡電視劇 絕代雙雄 李文海
    1992年 華視葉青歌仔戲 玉樓春 ——
    1996年 內(nèi)陸電視劇 大宋王朝趙匡胤 沈保平
    1996年 臺灣電視劇 情劍山河 秦風(fēng)
    2005年 合拍電視劇 問君能有幾多愁 吳奇隆

    名人推薦
    • 商鞅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zhàn)國時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wèi)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內(nèi)黃縣梁莊鎮(zhèn))人,衛(wèi)國國君的后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wèi)...
    • 楊耀乾
      楊耀乾,教授。江蘇松江(今屬上海市)人。1935年畢業(yè)于交通大學(xué)唐山工程學(xué)院(現(xiàn)西南交通大學(xué))土木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交通大學(xué)唐山工程學(xué)院(現(xiàn)西南交通...
    • 邢萬里
      邢萬里:男 ,甘肅省天水人。四川師范大學(xué)音樂學(xué)院副教授。擔(dān)任四川師范大學(xué)《竹笛演奏與教學(xué)》教學(xué)。是中國竹笛專業(yè)委員會常務(wù)理事、中國音樂美學(xué)學(xué)會會員、四川省音樂..
    • 劉延申
      劉延申,男,江蘇南通人,華中師范大學(xué)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國家數(shù)字化學(xué)習(xí)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全職委副主任,國家開放大學(xué)數(shù)字化學(xué)習(xí)技術(shù)集成與應(yīng)用教育部工...
    • 胡洪軍
      胡洪軍,男,1969年1月出生,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者,中國品牌建設(shè)十大杰出人物,全國優(yōu)秀民辦學(xué)校校長。沃爾得教育集團(tuán)創(chuàng)始人,F(xiàn)任上海沃爾得投資..
    • 詹姆斯·普林賽普·比德爾
      詹姆斯·普林賽普·比德爾是英國歷史和軍事題材畫家,出生于1863年9月22日。詹姆斯·普林賽普·比德爾的父親是一名軍隊少將。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