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15歲到琉璃廠古光閣當學徒。古光閣后院曾為民國間古物金石文字研究團體“冰社”的社址。冰社成員大都是古物收藏家、鑒賞家,有易大庵、齊宗康、周康元、羅振玉、陳寶琛、羅惇曧、馬衡、梅蘭芳、尚小云等。其中周康元(1891-1961)字希丁,精于金石刻版及傳拓鐘鼎器,尤擅拓器物全形。傅大卣隨周氏浸淫期間,耳濡目染。學到了鑒別文物的本領和歷史、古文字的知識。而且繼承了周康元的傳拓絕技。
傅大卣一生手拓鐘鼎彝器、硯、印章、甲骨、玉、陶、銅、石器等數萬件。
傅大卣(1917-1994),河北三河縣人,解放后曾任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局流通文物專家組成員、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鑒定顧問、故宮博物院文物鑒定顧問等。
15歲到琉璃廠古光閣當學徒。古光閣后院曾為民國間古物金石文字研究團體“冰社”的社址。冰社成員大都是古物收藏家、鑒賞家,有易大庵、齊宗康、周康元、羅振玉、陳寶琛、羅惇曧、馬衡、梅蘭芳、尚小云等。其中周康元(1891-1961)字希丁,精于金石刻版及傳拓鐘鼎器,尤擅拓器物全形。傅大卣隨周氏浸淫期間,耳濡目染。學到了鑒別文物的本領和歷史、古文字的知識。而且繼承了周康元的傳拓絕技。
傅大卣一生手拓鐘鼎彝器、硯、印章、甲骨、玉、陶、銅、石器等數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