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97年10月,鄭民川被新加坡共和國總統(tǒng)委任為國會官委議員。他的另一個重要身份是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第49和第50屆會長。
中華總商會是新加坡華人社團及華商的最高代表機構,在政府與華社、華商之間扮演“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橋梁角色。這是一個擁有4000多個商家會員,并時時在商界、社群和國家等方面發(fā)揮平衡作用的龐大機構。早在成為總商會會長之前的20多年里,鄭民川已是那里的資深董事,先后擔任商務組、教育組及總務組正副主任等職,建樹頗多。
生平
祖籍福建漳州的鄭民川生長在印尼巨港一個航運之家。1945年,太平洋戰(zhàn)爭結束后,鄭氏家族到新加坡開創(chuàng)“祺福船務公司”,由于經營得法,業(yè)務發(fā)展良好,在當?shù)睾竭\業(yè)獨占鰲頭,鄭氏家族事業(yè)進入全盛期。當時鄭民川只有十七、八歲,正是織夢的年齡。生活在富裕家庭的他并沒有被豐裕的物質生活所腐蝕,他那一輩的青年織的是“為人民爭取更大幸!钡拿缐。鄭民川秉承這種社會良知,領導他所就讀的育英中學學生投入到反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洪流中。參加學運使他遭到開除學籍的厄運,但他一點也不后悔。爾后他孤身上路,遠走澳洲求學。
澳洲歸來,鄭民川進入“祺福船務公司”。70年代后期,他開始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成立“聯(lián)洋航運有限公司”。公司業(yè)務發(fā)展很快,至今已擁有大小船只10艘,總噸位約8萬噸。除航運業(yè)務外,他還經營房地產、貿易、旅游、投資、陸路運輸、倉儲和涂料廠等。
1997年是亞洲金融風暴最猖獗的一年。鄭民川在這一年接任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的重任,成為這艘“巨輪”的領航舵手。如何將“巨輪”平穩(wěn)地駛出海港,再航向浩瀚的海洋是他那段日子里日夜思考的問題。他看到本地商業(yè)環(huán)境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可供發(fā)展的空間很小,便鼓勵本地企業(yè)家“跨出本土,走向世界”。他組織各種商業(yè)代表團到世界各大洲考察訪問,帶領商家尋找市場和投資機會。他還邀請各國駐新加坡外交官講解他們本國的經濟發(fā)展概況,為商家提供了解他國的渠道;邀請各行各業(yè)成功人士現(xiàn)身說法,為商家開展事業(yè)提供參考的范例…… 這一切,都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貢獻
發(fā)展教育,弘揚中華文化是總商會的另一項重要任務。中華總商會企業(yè)管理學院每年主辦超過百項進修課程,讓海內外人士到這里接受培訓。
象征新加坡歷史與文化寶貴遺產的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的修葺和擴建是鄭民川政、經之外的一項頗為艱巨的文教工程。他決定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將這座“文化殿堂”獻給新加坡人民。
鄭民川每天將時間劃為兩半,上午在自己的公司辦公,下午到總商會處理會務和接待到訪貴賓。這樣的工作程序幾乎是固定的,除非國會開會或另有會議安排,否則鮮有改變。
鄭民川常說,“雖然如此忙碌,但生活仍然安排得井井有條。這得歸功于我的太太和5個懂事的孩子!编嵎蛉岁惛呱徟肯喾蚪套、做家務、管生意,是名副其實的賢內助。三子二女各有自己的事業(yè),有的在國外深造。一有機會,全家人必聚在一起,有時還舉家出游,家庭的凝聚力令人欽羨。
鄭民川愛好運動,是個“高爾夫”高手。幾乎每天清晨6-8點,他都會和他那些來自政界、商界和學界的球友一同打球。同時,這也是他們彼此交換意見和信息的時間。
評價
已屆六旬的鄭民川精力充沛,看上去不過50歲。健康的身體使他能更好地為他人服務。他總是說,“我覺得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以誠為本。有了誠心就有了力量,即使做得不夠完美,也能無愧于心,這是我做人的原則。”真誠的付出,使他得到了新加坡各界的擁戴,也令他贏得了更多人的友誼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