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姓孫,名林父,謚文,故稱孫文子。春秋時期衛(wèi)國人,孫良夫之子。
孫林父與衛(wèi)穆公為同姓。根據(jù)《世本》:孫氏出于衛(wèi)武公,至林父,八世,是同姓也。
《左傳·成公十四年》:春,衛(wèi)侯如晉,晉侯強見孫林父焉,定公不可。夏,衛(wèi)侯既歸,晉侯使郤犨送孫林父而見之。衛(wèi)侯欲辭,定姜曰:“不可。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國又以為請,不許,將亡。雖惡之,不猶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衛(wèi)侯見而復之。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二月庚寅,寧喜、右宰谷伐孫氏,不克。伯國傷。寧子出舍于郊。伯國死,孫氏夜哭。國人召寧子,寧子復攻孫氏,克之。辛卯,殺子叔及大子角。書曰:“寧喜弒其君剽!毖宰镏趯幨弦。孫林父以戚如晉。書曰:“入于戚以叛!弊飳O氏也。臣之祿,君實有之。義則進,否則奉身而退,專祿以周旋,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