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因父潘春源亦知名民俗畫師,潘麗水除從小受父親薰陶,另師事水墨畫師呂璧松,昭和6年(1931年),公學校畢業(yè)甫二載,即以“畫具”一作,和父親雙雙入選第二屆“臺灣美術展覽會”,一時美談,而于1934年正式出師,稱雄一方。青年時期逢臺灣日據(jù)時期,廣告勃興,曾轉(zhuǎn)行做過廣告看板繪制。二次大戰(zhàn)之后,潘麗水又開始從事廟宇繪畫,這時期他的畫風受華北派建筑彩繪影響,從門神的風格改為漢朝衣服就可看出,于是南北畫風兼容,畫藝日臻成熟的潘麗水逐漸在臺灣廟宇建筑界中闖出了名聲。
成就
她的畫作目前仍保留在許多廟宇中,包括臺北大龍峒保安宮、臺南臺灣府城隍廟、臺南學甲慈濟宮、臺南南鯤鯓代天府、臺南天壇、高雄市哈瑪星代天宮、高雄市左營城隍廟、高雄三鳳宮等。其中1973年他在大龍峒保安宮正殿回廊完成的七幅壁畫被視為其經(jīng)典之作。大龍峒保安宮曾邀請澳洲壁畫修復專家清洗修復,三鳳宮也保存“被譽為潘麗水門神彩繪最高顛峰的作品”。而根據(jù)行政院文建會會勘,高雄哈瑪星代天宮擁有潘麗水壁畫、油漆畫、泥塑、浮雕、擂金、彩繪、梁坊畫等各種創(chuàng)作,集合了許多潘麗水的作品。1993年潘麗水榮獲“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是第一位獲得此獎的民間彩繪師。
作品
《云山麗水》徐明福、蕭瓊瑞著/國立傳統(tǒng)藝術中心出版/1991年[編輯]參考資料^澳洲彩繪壁畫修復技師團出手/為薪傳獎藝師潘麗水保安宮巨作修容.報道記者:康俐雯.自由電子報[2007/07/20].^自由時報2008-11-13“哈瑪星代天宮潘麗水的彩繪博物館”〔記者葛祐豪高雄報道〕3.潘麗水彩繪廟門:胡須仔,發(fā)表于【就地游牧】的部落格小文。
后記
1993年潘麗水榮獲“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是第一位獲得此獎的民間彩繪師。1995年4月8日,潘麗水病逝,享壽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