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丁殿寧(?~?),字號不詳,山東益都人。清嘉慶十九年(1814)甲戌科武進士第一人。
史籍記載
嘉慶十八年,丁殿寧得中武舉人。這一年,嘉慶帝諭內閣,武科規(guī)制于馬步射之外試以開弓、舞刀、掇石以驗技勇,由來已久。嗣于嘉慶十八年議令滿洲蒙古旗人與漢軍漢人一體應試。滿洲蒙古舊例只試馬步射、硬弓,遂將舞刀一事一律停止。
嘉慶十九年九月,兵部以武舉中額請,得旨,滿洲八旗取中1名,漢軍八旗取中2名,奉天取中1名,直隸取中8名,陜西取中4名,甘肅取中1名,廣東取中5名,河南取中2名,山東取中5名,……云南取中1名,貴州取中1名。冬十月,試中式武舉杜文爐等48人于太和殿前。嘉慶在位期間,武科內場試策后,皇帝都要親臨西苑門外中南海紫光閣御試馬、步箭,弓、石。御試前,先由皇子騎射作示范?荚嚪謨扇者M行,嘉慶十九年(1814)定十八日在紫光閣閱試馬、步箭。十九日在箭亭閱弓、刀、石,并引見。大臣侍班最久,善撲營十人站于起居注官后,做搬刀移石之事。御試在策試之后,確定甲第名次是以馬、步箭,弓、刀、石的水平高低為依據(jù),一甲及二、三甲前十名都是在校閱時由皇帝欽定。歷科鼎甲進士,都是些能開出號弓的武舉人。后來的道光帝說得更明確,“武科之設,以外場為主,其弓力強弱、尤足定其優(yōu)劣。至馬、步箭本有一日之長短,第能合式,即可命中。至于默寫《武經》,又其余事,斷不能憑此為去取!苯泝、外場較量之后,丁殿寧在群雄之中出類拔萃,奪取了武狀元。后累遷,據(jù)《重修安徽通志》中記載:“丁殿寧,道光十一年,武狀元,六安營參將!庇纱丝梢姡錉钤〉顚幑僦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