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蜚聲歌壇的女高音歌唱家。
人物生平
她曾多次獲獎,MTV個人專輯《和平·母親》獲全國金獎和第十屆星光獎。2001年,她應(yīng)邀赴美國猶太威伯州立大學交流、演出、講學。期間,她與美國音樂家合作,成功地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她與美籍大提琴演奏家黃合作的二重組合,是音樂舞臺上的一次大膽嘗試和突破,被洛杉磯報界稱之為“詩與歌的完美組合”。她將演出的收入悉數(shù)捐獻給兒童癌癥患者,為此獲得了當?shù)卣C發(fā)的榮譽狀。
蔡則平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學拉手風琴,后轉(zhuǎn)入聲樂領(lǐng)域。1982年,她考入上海樂團業(yè)余音樂學校,師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碧珍,從此步入美聲藝術(shù)殿堂。1984年,她順利地考入上海師范大學藝術(shù)系。四年大學期間,她刻苦努力,在徐朗教授的培育下,她有了長足進步。畢業(yè)時,她不僅有一張令人羨慕的成績單,還揣著幾枚市級聲樂比賽的獎牌。她因成績優(yōu)異而留校任教;楹,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她每天兩點成一線,除了教學就是育女,專業(yè)上似乎停滯不前了。正當她困惑、彷徨時,遇到了又一位伯樂--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謝紹曾教授。時任上師大聲樂顧問的謝教授語重心長地對蔡則平說:“小蔡呀,你的嗓音條件很好,可不能有了孩子而丟了嗓子!”蔡則平感觸很深,她想自己還年輕,在專業(yè)上還需不斷學習和進取。由此,她拜謝教授為師,使自己演唱技巧進一步完善,演唱曲目進一步擴展。年過八旬的謝教授很喜歡這個學生,稱之為“最滿意的學生之一”。
蔡則平對美聲演唱有一種難以釋懷的情結(jié)。受當今商品經(jīng)濟影響,美聲演唱者很少有上臺的機會。曾有一家唱片公司游說蔡則平改唱流行歌曲,但蔡則平認為自己的性格適合古典音樂和美聲演唱。她是個一旦有明確的目標,就會執(zhí)著追求、忘我投入的人,刻苦的努力終于為她帶來一系列回報。1993年,蔡則平在上海音樂廳成功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著名聲樂教育家周小燕親自挑選了優(yōu)秀的高材生廖昌永與蔡則平合作演唱歌劇《茶花女》片斷。音樂會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此后,蔡則平又多次在聲樂大賽中獲獎,并頻頻在一些大型文藝演出中擔任獨唱和領(lǐng)唱。1995年,為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和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上海電視臺為蔡則平拍攝了音樂電視片《和平·母親》。作曲家徐景新根據(jù)她寬廣的音域和華麗堅實的音色,創(chuàng)作了四首頗有難度的美聲組歌,由蔡則平在片中主唱并主演。這對于第一次在攝像機前表演的她來說是一次很大的挑戰(zhàn)。有一場在硝煙中背八路軍傷員的戲,扮演傷員的是一位高大的小伙子,導演怕嬌小的蔡則平背不動,就安排她拖著傷員走?刹虅t平堅持要背,認為這樣才真實。當她背負著傷員踉踉蹌蹌地走向鏡頭時,在場的人們都為之感動。蔡則平的表演獲得了攝制組和觀眾的一致好評。這部音樂專輯片被中央電視臺選中在全國聯(lián)播,榮獲“中國音樂電視金獎”和“第十屆全國星光獎”等。
蔡則平在強手如林的歌壇聲譽鵲起,曾有專業(yè)音樂團體有意調(diào)她去,但她決定仍留在上海師大,因為教學也是她鐘愛的事業(yè)。她坦陳:“世上只有兩種職業(yè)是越老越吃香,那就是教師和醫(yī)生。教學和舞臺演出是互為作用的,光用課本上的知識教學生,模式固定,比較僵化。如果將舞臺實踐融入教學中,就會更生動、更有說服力!彼趯W院的三次教學評估中成績均獲優(yōu)秀,所教的學生中,有的還舉辦了畢業(yè)獨唱音樂會,并在上海市聲樂比賽及全國新人歌唱大賽中獲獎。
2001年初,蔡則平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猶太威伯州立大學訪問交流演出,期間她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上半場,演唱中國傳統(tǒng)民歌,向美國觀眾介紹優(yōu)秀的中國歌曲;下半場則演唱西洋藝術(shù)歌曲及歌劇詠嘆調(diào)。演唱獲得極大成功,演出結(jié)束時全場觀眾起立熱情鼓掌。一位頗有影響的音樂教授激動地感嘆:“中國歌曲是那么優(yōu)美動聽,充滿了藝術(shù)的魅力!币魳窌,一所商學院的院長即邀請蔡則平到他們學院的畢業(yè)典禮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