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94年作品《漓江春雨》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yōu)秀獎。
1999年《黃山》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銅牌獎。五件作品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2000年在香港舉辦“潘德選畫展”;山水畫作品八幅參加“世紀之門·中國藝術邀請展”。
2001年作品數(shù)幅參加文化部在巴西等國舉辦“中國現(xiàn)代繪畫展”;《黃河頌》參加法國巴黎“中國風格展”;參加“百年中國畫展”。
2002年在廣州逸品堂舉辦“潘德選畫展”;在深圳青藤茶社舉辦“潘德選、寇鎮(zhèn)作品觀摩展。
筆墨功難又現(xiàn)
2004年在日本舉行的潘德選畫展。是潘德選先生踏出國門走向國際領域的開端。談起這次展覽的國內外影響,中央美院教授陳平大為贊賞:潘德選已脫離了老師白雪石的畫影,形成自己的風格,漸漸走入成熟。這次展覽不僅讓觀眾看到了潘德選個人風格成熟的藝術修養(yǎng)。也為當代中青年一代做出了標本性的榜樣。讓中國藝術發(fā)揚光大,走向世界。今天的他的筆墨功力、畫面所營造的意境。讓我不僅感觸,多年不遇的震撼在今天又在現(xiàn)世。
潘德選認為,今天的成就和老師對自己的嚴厲教導分不開。他說:行千里路,畫百變世界,領略自然奧妙,遍臨歷代山水,繼承前人飽看臥游的繪畫方式,登黃山、臨三峽,上太行、下漓江,不斷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yǎng)。正如梁如年大師所說的u2018外師造化,中得心源u2019,將他人之長為己所用。
繪畫藝術
潘德選的山水畫重視意象的凝聚。他強調作山水畫要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即從單純到豐富,再由豐富歸之于單純。借助于寫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線性筆墨結構變?yōu)閳F塊性筆墨結構,以墨為主,整體單純而內中豐富,濃重渾厚,深邃茂密。他從李唐、龔賢、黃賓虹等古今大師那里汲取了創(chuàng)造樸茂深雄風格的營養(yǎng),又迥然不同于他們。他多取材于江南與巴蜀名山大川,因而融鑄了他風格中的幽與秀。他的純樸、醇厚的北方素質又使他的風格溶入了樸茂深沉。他又將光引入畫面,尤其善于表現(xiàn)山林晨夕間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種朦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從總體看,潘德選的山水畫比明清山水畫更靠近了對象的感性真實,從某種意義上看減弱了意與形式趣味的獨立性。這是對于明清以來山水畫愈益形式化、程式化傾向的一種補正和突破。 潘德選有扎實的素描功底,他的作品讓人感受到了屹立千年的中國山水。一種范寬式的飽滿構圖,山勢迎面而來,瀑布大氣磅礴,為之震撼,用沉澀的筆調一寸一寸地刻畫出來,綿綿密密地深入到畫面的每一個角落,在一張紙上,表現(xiàn)出最大最豐富的內容。潘德選的山水畫一掃逸筆優(yōu)雅的文人積習,尤其是那以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調,深深地抓住了人們的視覺。畫中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潘德選山水畫的價值,主要是他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種新的圖式,并且表現(xiàn)出了渾厚博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