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王英保(1908-1982)是安徽省無為縣無城鎮(zhèn)人。其父 王傳炯(1884年-1935年),近代海軍將領。1901年入江南水師學堂駕駛班第四屆,1906年12月(光緒三十一年二月)畢業(yè)。1907年,王傳炯受清廷派遣前往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大學、樸茨茅斯槍炮學校及樸烈茅斯領港學校學習。1910年回國后,先后任清海軍“舞鳳”、“龍驤”號二炮艦管帶。1911年初率軍艦駐防山東煙臺。1911年11月13日(辛亥九月二十二日),帶領“舞鳳”號全體官兵,參加反清武裝起義,占領煙臺城,被公推為民軍總司令。
王英保先生早年畢業(yè)于北京鐵道管理學院,后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美國賓西尼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39年回國參加抗戰(zhàn),曾任桂林中國農民銀行經(jīng)理、重慶中國農民銀行總管理處處長。日本投降后,出任揚子公司駐美辦事處主任,從此定居美國。1949年起,專門從事國畫創(chuàng)作,并收徒傳藝,成為美籍華人中著名的畫家。
王英保先生天賦凜然,酷愛藝術。青年時期在北京曾隨著名畫家吳佩衡學習山水,后在南京拜著名畫家胡郯卿為師,學畫虎和花卉。由于他勤奮刻苦,寒暑不輟。又加名師指點,年方弱冠已在國畫技藝方面奠定了扎實功底。
留學美國期間,他于1938年在紐約的美術學生會任教并舉辦了個人畫展。當時的《紐約時報》載文稱贊他是一位在西半球引起公眾對中國藝術感興趣的先驅者。美國《藝術家手冊》主編拉菲·梅耶教授非常欣賞王英保的講座,說由于王英保 的出現(xiàn),豐富了美國的藝術領域。
個人作品
王英保先生擅長山水,丘壑嶙峋,別開生面,獨具一格。有時也旁及翎毛走獸。其畫風舍靜取動,畫翎毛走獸,從不寫靜止之態(tài),也是其一大特色。
他長以“好為人徒”自喻,以數(shù)十年秦秀不輟之志,包虛懷如谷之心,以行萬里路之歷練。,讀萬卷書之素養(yǎng),隨意走筆,縱情揮灑,得心應手。他的每一件作品,不論大者盈丈,小不及寸。無不揮灑自如。1953年10月,王英保先生應華美協(xié)進社的邀請,參加了紐約市立亨特學院舉辦的一次“當代中國畫展覽會”。同時有作品參展的畫家有張大千等30多位。往后多年,王英保先生的作品曾陸續(xù)在紐約藝術學生聯(lián)合會、底特律藝術博物館、克洛克爾美術館、伍德梅爾工藝美術館、革里斯·梅森美術館、米耶和費蘭克美術館、紐約公立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瓦的俄格斯頓美術館、美國的中國研究所、克列斯匹美術館等場所舉辦個人國畫展。1964年他還被邀請在世界博覽會中國館展出作品,并當眾表演他的國畫技藝。
王英保先生是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的高級會員,美國費城藝術聯(lián)盟會員,美國先驅者藝術協(xié)會終身會員,開帕·匹國立藝術聯(lián)誼會榮譽會員,國立藝術與文學協(xié)會會員,美國國家出版俱樂部會員以及國際講演的會員。
個人生活
1982年王英保先生病逝于美國羅得島的寓所,終年74歲。
王英保先生的胞弟是清華大學著名教授 王先沖先生。1986年,王先沖先生參加中國科技考察團到了美國。在洛杉磯和王英保先生的夫人鄭泳蘭女士想見。在交談中她說過這樣的話:“你哥哥在逝世前曾留有遺愿。他說:我的祖國是中國,我的故鄉(xiāng)在安徽無為縣。多少年來我沒有回去過,而今已永遠不可能回去了。希望以后有機會,將我們的部分財產,回饋給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