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
巴里奧的父母及先祖都是顯要貴族,不但在蘇格蘭有大量封地,在英格蘭及法國都有封土。
1290年,蘇格蘭在位的瑪格麗特女王去世,無后。蘇格蘭王位繼承成了一個大問題。約翰·巴里奧血緣上是近一百五十年前去世的國王大衛(wèi)一世的第五代外孫,于是成為王位繼承的可能人選之一。
蘇格蘭國王
此后,蘇格蘭貴族邀請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為仲裁,在幾個可能候選人中甄選新君。最終巴里奧當選,于1292年11月30日圣安德魯日在斯昆加冕。
但是愛德華一世因為吞并蘇格蘭的野心,用各種手段削弱巴里奧的威權,甚至羞辱這位新國王。蘇格蘭的權貴不堪忍受巴里奧的懦弱,計劃對抗英格蘭。1295年10月23日,蘇格蘭與法蘭西王國在巴黎簽署協(xié)議,共同對付英格蘭,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長達兩百多年的“老同盟”(Auld Alliance)。
退位
1296年,愛德華一世聞訊后對蘇格蘭實行報復,派大軍入侵蘇格蘭,連續(xù)攻占蘇格蘭心腹要地。7月8日,巴里奧簽訂文書,同意退位,并由人將蘇格蘭的國徽從他穿的長袍上撕去。
退位后的巴里奧先被送到倫敦塔監(jiān)禁了一段時間,但是1299年被準許前往法國他家族的封土。到達法國后,他基本受到軟禁,直到1314年去世。
影響
巴里奧退位后的幾年,正是蘇格蘭王國和民族最危難的時刻,面臨著被英格蘭徹底征服的危險。因為巴里奧可以說是被逼退位,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等人起兵反抗英軍時,都是打著“國王約翰”的名義。蘇格蘭王位的空缺持續(xù)了10年,直到1306年反抗運動領袖羅伯特·布魯斯被接受為新國王。
另一方面,巴里奧本人似乎從來沒有做過任何意圖支援或者聲援蘇格蘭反抗運動的事。
巴里奧王朝
巴里奧死后近20年,他的兒子愛德華·巴里奧得到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支持,重回蘇格蘭,自稱巴里奧一族才是蘇格蘭真正的王室,并在英格蘭軍支援下取得杜普林戰(zhàn)役與哈利頓山戰(zhàn)役的勝利,短期稱蘇格蘭國王。不過他的政權幾乎沒有獲得蘇格蘭人支持,完全成為英格蘭的傀儡。
愛德華·巴里奧并不成功的嘗試,非但沒有復興巴里奧氏在蘇格蘭的影響,反而讓后代蘇格蘭統(tǒng)治者開始敵視約翰·巴里奧的短暫王權。
斯圖亞特王朝的第二代君主羅伯特三世本來名叫約翰,但是他繼位時卻避而不用約翰的王號,避免間接認可約翰·巴里奧一族的統(tǒng)治權。
巴里奧王朝也成為蘇格蘭王國800多年歷史上壽命最短的一代,僅維持了三年零七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