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先后在對外經濟貿易部,光大實業(yè)公司,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總公司、中國良豐谷物公司任職,。198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
個人作品
作品有長篇小說《工農兵大學生》、《淪陷區(qū)的女人》,中篇小說《贗品》、《四合院》,短篇小說《小嬌》、《瓷緣》,散文《“破爛王”王富》、《毛主席到過我老家》、《潘家園憶事》。多篇作品轉載于《新華文摘》等,曾獲第四屆全國冰心散文獎“最佳單篇作品獎”。
人物評價
著名作家王蒙評論:回顧一段歷史,回顧一個曾被隆重命名、又被轉眼間忽略了的人群。高調的宣揚當中可能暴露出尷尬和無奈,煽情的詛咒當中,也可能挫折了探求與改善的苦心,還有年輕人的奮斗與熱情。其實,多是普通的人,又是各式各樣的人,被歷史涌動,也被歷史沖刷,偏偏歷史也有曲折與妄動,歷史也有粗枝大葉,造就了酸甜苦辣。王金昌先生的新作《工農兵大學生》告訴了我們往事,也告訴了我們一種更加平實可信的人生體味。
著名文學評論家何紹俊評論:王金昌是以忠實于歷史真相的態(tài)度來寫《工農兵大學生》的。他說:“我不想批判誰,也不想歌頌誰,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只想真實地刻畫一群生活在那個時代那樣的人!蔽覀兤綍r都說要忠實于歷史,我們也以此作為衡量歷史文學作品的一條標準。但事實上要完全做到忠實于歷史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這首先就要擺脫歷史觀的制約。歷史敘述要么是建立在“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歷史倫理觀的基礎上,要么就反其道而行之,以顛覆的方式重寫歷史。王金昌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與這兩種狀況都沒關系,他的歷史敘述建立在他的歷史記憶的基礎之上。
《文藝報》評王金昌中短篇小說:讀王金昌的小說,一不留心就會被那種素樸粗獷的敘述方式引入“故事胡同”,進去之后就跟著主人公去體驗生活的跌宕起伏,去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心里如鞭驢推磨,碾碎欲望的紅塵,發(fā)出一聲聲沉重的嘆息。王金昌的“故事胡同”呈現(xiàn)給讀者的是紛繁駁雜的人生景觀。最為迷人之處則是通過瑣碎的故事或生活事件來展示社會底層人物的個性命運。他取材于現(xiàn)實,在廣闊時代和社會背景下連綴著一系列的人生片斷和生活事件,把主人公的個性命運展示無遺,而這正是王金昌小說內容的豐富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