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跡
謝升卿(約1195~1273年),安南國陳朝開國皇帝。福建長樂縣十九都漳坂鄉(xiāng)人,祖籍山陰縣。約生于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少有大志,不屑科舉。性豪爽,好交友,屢以家中財物助貧。因傷人命官司逃逸永州,辦私塾授徒自給。后受邕州巡檢器重,遷到邕州南寨居住。此地同交趾(安南國)鄰近,在兩國貿(mào)易中,安南駙馬兼國相之女見升卿品貌出眾,邀他到交趾國。升卿在交趾國考中舉人第一名,遂被相國招為婿,改名陳日照。安南國王昊曰山無子,政權(quán)歸女兒昭圣。陳日照作為昭圣之婿,逐漸掌握政權(quán)。嘉熙年間(1237~1240年)日照成為安南國王。淳祐二年(1242年),宋理宗詔安南王陳日照為元賜效忠順化保節(jié)功臣。寶祐五年(1257年)十一月,蒙古將領(lǐng)兀良合臺兵臨趾北,遣二位使者前往招降,日照囚其使者,派兵抵抗。十二月,蒙古擊敗安南軍隊,攻入安南國都,日照逃往海島,兀良合臺下令屠城。數(shù)日后蒙軍北歸,仍派兩個使者繼續(xù)勸降,日照回都,怒將兩使者綁縛送還蒙古軍。寶祐六年(1258年),日照傳位于長子光。景定二?1261年),安南向宋進貢,并上表請求世襲。宋理宗承認陳光曃材瞎,诏陈日照为检校太师、安南国大王,监]騁。咸淳五?1269年),宋度宗詔安南國父陳日照,加食邑。咸淳八年(1272年),又加陳日照食邑,并賜鞍馬等物。卒賜祭葬! 洱R東野語》所載的安南國王陳日煚的事跡全文如下:陳日照者本福州長樂邑人。姓名為謝升卿。少有大志,不屑為舉子業(yè)。問為歌詩,有云:“池魚便作鯤鵬化,燕雀安知鴻鵠心”,類多不羈語。好與博徒、豪俠游。屢竊其家所有以資妄用,遂失愛于父母。其叔仍特異之,每加回護。會兄家有姻集,羅列器皿頗盛。至夜,悉席卷而去,往依族人之仕湖湘者。至半途;呼渡,舟子所須未滿,毆之,中其要害,舟遽離岸。謝立津頭以俟,聞人言舟子殂,因變姓名逃去。至衡,為人所捕,適主者亦閩人,遂陰縱之。至永州,久而無聊,授受生徒自給。永守林岊亦同里,頗善遇之。居無何,有邕州永平寨巡檢過永,一見奇之,遂挾以南,寨居邕宜間,與交趾鄰近。境有棄地數(shù)百里。每博易,則其國貴人皆出為市。國相乃王之婿,有女亦從而來。見謝美少年,悅之。因請以歸,令試舉人,謝居首選,因納為婿。其王無子。以國事授相,相又昏老,遂以屬婿,以此得國焉。自后屢遣人至閩訪其家。家以為事不可料,不與之通。竟以久難以訪問返命焉,其事得之陳合惟善僉樞云。
名人推薦
-
栗生武夫(1890年2月11日—1942年5月2日),男,生于東京神田地區(qū),日本著名羅馬法學(xué)者、民法學(xué)家。1913年進入京都大學(xué)學(xué)習(xí)政治學(xué),越二年,轉(zhuǎn)習(xí)法律。1917年入學(xué)京大研..
-
易仕熊,字鐘英,號鳳臺,生南宋寶祐六年,宋咸淳十年武科進士,官王府儀賓。宋祥興二年,宋亡元興,仕熊公避居吳川。卒於元至治三年,游葬上馬村。[1] 西元1275年中武...
-
周佳榮,廣東潮陽人,香港中文大學(xué)榮譽文學(xué)士,日本廣島大學(xué)文科碩士,香港大學(xué)哲學(xué)博士,F(xiàn)任香港浸會大學(xué)歷史系系主任,開設(shè)近代中國思潮、近代亞洲等課程。中國近代...
-
愛德華·帕爾默·湯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1924. 2.4 - 1993.8.28),人們通常稱呼他為E.P.Thompson,英國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作家、社會主義者、和平活動家!..
-
德國歷史學(xué)家,旅行家。1760年受邀請參加由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五世派遣的阿拉伯考察隊,訪問了北非、阿拉伯半島等地,最后獨自抵印度,1767年返回哥本哈根。著有《阿拉...
-
潘賜,字文錫,號容庵,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建寧府浦城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永樂年間進士。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