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張元臣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張顯棟駐守銅仁,便世居于此。張元臣幼入私塾,塾師王參課讀非常嚴格,達不到要求便要受到懲罰。一日,張元臣被打得奄奄一息,母親李氏不僅沒有痛哭,反而扇了他一巴掌,大罵:“不肖之子死了也就算了,要是不死,不可一日荒廢學業(yè)。”從此,張元臣用心讀書,學業(yè)終有所成。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秋張元臣中舉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中進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晉檢討、左春坊、左諭德、日講起居官(為皇帝講解經(jīng)文),一直做到江南提督學政。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浙江鄉(xiāng)試正考官。
張元臣任江南學政間,以德才取士,選拔眾多杰出人才,其中儲大文、儲郁文兄弟、王步青、任啟運、吳竦、荊琢、方婺如等,均系江南名士。江南學子尊稱張元臣為“銅仁先生”。
張元臣在翰林院期間,結(jié)識著名學者、詩人周起渭。周起渭為貴陽青巖人,二人志趣相投,詩歌往還,軼宕風流。清康熙四十五年(1705)張元臣主持的科舉考試中的取的進士方婺如,原是周起渭典試浙江所取的“亞元”。其時,張元臣與在周起渭在江南名聲大噪,江南民間有“天下玉尺推二公”之說。
個人作品
張元臣著有《江南試牘》《豆村詩鈔》!督显嚑访朽崫h林所選八宗師考卷。張元臣在京為官,時刻不忘家鄉(xiāng)“網(wǎng)鮮鯽而設罾,釣青魚而乘舸”的釣魚情結(jié),他在《豆村詩鈔》中以《無題》描繪銅仁美景:“湖山深處箐魚美,鴻雁來時天地秋。會向雙江尋釣侶,相看瘦影瀉寒流!
人物評價
“仙人持玉尺,度君幾多才”。自從李白的這首《上清寶鼎》詩問世后,“玉尺”就成了選拔人才標準的代名詞。“孰與夜郎爭漢大,手持玉尺上金臺。”“天下玉尺”張元臣,不得不使人才輩出的江南人對貴州人刮目相看。當代著名學者,天津社會科學院倫理學研究所所長李雨村在《制義科瑣記》中寫道:“鄭漢林選八宗師考卷,文體不拘一格,而理真詞達以有清氣為宗……八宗師者:遼東高渭師《江西考卷》,銅仁張元臣《江南試牘》,韓城張延樞《江南試牘》,遂寧張文端《江南考卷》,曲阜顏學山《浙江考卷》,修寧汪隸園《八閩采風錄》,大興薄聿修《湖廣試牘》,海寧許時庵《江南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