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羅賓遜·杰弗斯(Robinson Jeffers,1887u20131962年),20世紀(jì)最有爭議的美國詩人之一,認(rèn)為人事無常,僅上帝除外,人生不過感情羅網(wǎng)中一場狂暴而可鄙的斗爭。
生平
杰弗斯出生在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幼年在家里由他做神父和《圣經(jīng)·舊約》文學(xué)教授的父親對他進行家庭教育。五歲開始學(xué)希臘文,其后又先后在瑞士、德國和美國受過教育。1903年他隨父母遷至加利福尼亞州后,這個州便一直成了他的永久居住地。他起先入西方學(xué)院學(xué)醫(yī),后來又學(xué)森林學(xué),于1905年畢業(yè)。他在1912年繼承的一筆遺產(chǎn)使他能夠在經(jīng)濟上自立。1913年他同一個他追求了八年、有著相當(dāng)活力的女人尤娜·考爾·卡斯特結(jié)婚。這個被描繪為象“鷹一樣”的女人,對他本人猛烈的冷峻性格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他們到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海岸的卡爾梅勒自己動手采石,建起了一座石屋和一座傲臨峭壁懸崖、俯瞰著群山延綿的海岸線的石塔。他把愛默生式的個人主義發(fā)展到了令人驚奇的程度。那孤零零的高塔巍然屹立,代表著他的自我獨立,而這種獨立又反過來把他的厭世思想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他在1912年和1916年發(fā)表的頭兩本詩集并不起眼。杰弗斯后來沒有把它們收入《詩選》(1938)中。在《他瑪及其它詩篇》(1924年)里,他宣稱人類正在自我毀滅,而世界在人類消失以后將變得更好。這篇長詩既有敘事詩的那種氣勢和明快,又有那種“亂倫”、可惡的遺傳以及充滿了毀滅的貪欲等使人窘困的主題。它使杰弗斯一舉成名。杰弗斯在自然里看到了一種絕對價值,他對現(xiàn)代文明的種種虛偽而華麗的世俗標(biāo)準(zhǔn)不屑一顧。他不厭其煩地用詩句記敘了他家鄉(xiāng)(位于加利福尼亞卡梅爾海岸)的各種人和事,還有那些飽經(jīng)折磨的希臘眾英雄們,好像也被命運顛沛到了卡梅爾海岸,他的作品因此披上了一層莊嚴(yán)古典的外衣。他改編的古希臘戲劇家歐里庇得斯的悲劇《美狄亞》(Medea)于1947年首次被搬上舞臺。
他的其他作品包括:《酒壺與蘋果》(Flagons and Apples)(1912年)、《雜色牡馬》(Roan Stallion)(1925年)、《把你的心獻給鷹吧》(Give Your Heart to the Hawks)(1934年)、《詩選》(Selected Poems)(1939年)、《對這太陽發(fā)火》(Be Angry at the Sun)(1941年)、《饑餓的原野》(Hungerfield)(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