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韓甫康,又名韓建民。生于1909年,河南省永城縣劉河鄉(xiāng)韓莊人。15歲時開始在本莊上小學。1928年考入縣城第一高級小學。
第一高小當時為永城縣共產黨的活動中心,韓甫康進校不久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9年畢業(yè)后,又和劉自章一起考入商丘第二中學,后因商丘二中鬧學潮,1931年失學返家。
韓甫康、劉自章從商丘二中回家后,以本莊黨支部為基礎在劉自章家辦起無職無酬的農村夜校,命名“鄉(xiāng)村蘇維埃夜校”。入學者全是本莊學生、農民黨員,共一二十人。雖名為夜校,但并不學文化,一無講義,二無課本,都是韓甫康、劉自章二人講蘇聯工人、農民怎樣鬧革命的故事,誘導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推翻中國的土豪劣紳剝削階級。
1931至1932年間,永城的黨組織領導各鄉(xiāng)黨員,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暴動接連不斷。韓甫康成為縣北黨內較活躍的人物之一,也是縣委在縣北鄉(xiāng)村暴動的帶頭人之一。
1932年6月,永城第二次反煙稅暴動之前,張宗孔在秦雙廟召開縣委擴大會議。韓甫康參加了會議,會議傳達上級指示,要奪取豪紳大戶的槍支,舉行反煙稅暴動。韓甫康遂請二伯韓樹備區(qū)長找縣長,狀告演集會首繳槍不歸公之罪,演集會首被抓進監(jiān)獄。緊接演集鬧事之后,縣委又在秦雙廟開會,決定由盛稅堂、韓甫康帶領謝閣學校支部的學生黨員在丁集舉行暴動。暴動那天是早集,韓甫康一面指揮十幾名學生黨員游行、貼標語、散傳單,一面擇地登高講話。不料與縣里催煙款的十幾名武裝遭遇,韓甫康、盛稅堂幾乎被抓,計劃落空。盛稅堂、韓甫康等人又在秦雙廟開會決定:趁劉河舉行兩天古會之機,再次舉行暴動。第一天進行順利,第二天講話受阻,與鎮(zhèn)公所的武裝發(fā)生沖突,雖只散出一些傳單,但對后來掀起全縣規(guī)模的攻打縣城反煙稅暴動,卻打下了基礎。
永城第二次反煙稅暴動勝利后,徐州特委派朱大同到永城擔任暴動大隊長,縣委又在秦雙廟召開由謝閣、韓莊支部全體黨員參加的擴大會議。決定進行韓莊暴動。
韓莊暴動,對韓甫康個人有較密切的利害關系,暴動對象韓彥田是韓甫康的堂兄,區(qū)長韓樹備是他的二伯父。暴動當日,韓甫康和盛稅堂都回避未參加,由張宗孔、劉自章、陳繼金帶二三十名武裝黨員,突然沖進韓莊,抓住韓區(qū)長,收繳了區(qū)署和幾家大戶的長短搶十幾支、馬3匹,還有一些銀元、煙土等,暴動獲勝。韓甫康雖未出面參加暴動,可是在秦雙廟會議中,他是參加具體策劃人之一,對暴動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
火神店暴動失敗后,由于縣委書記張宗孔犧牲,一些黨員被捕或叛變,全縣黨組織活動被迫停止。韓甫康和劉自章從此離開家鄉(xiāng),開始了流亡生活。永城淪陷前,他曾偽造一張焦作中學畢業(yè)證書,在縣東侯嶺學校當小學校長,直到永城淪陷。
1938年底,永城縣長魯雨亭已在芒碭山區(qū)拉起三四十人的抗日游擊隊。韓甫康改名韓建民,與李紫融(李東來)先后幾次去游擊隊駐地夏莊、磨山,通過魯健找魯雨亭要求參加游擊隊。1939年2月,他們在磨山正式參加了魯雨亭抗日游擊隊,韓甫康被分配在游擊隊宣傳隊和望純古一起做群眾工作。同年9月,游擊隊發(fā)展壯大到966人,歸編新四軍游擊支隊為一總隊時,他調入總隊政治處任民運股長。1940年2月,成立夏永碭中心縣委時,韓甫康被派往夏邑工作。
韓甫康到夏邑后仍搞民運工作,他工作大膽、潑辣,有原則,有辦法。當年四、五月間,縣委組織干事王偉在該區(qū)幫助工作兼區(qū)委書記時,恢復了韓甫康的黨籍。六、七月間,他任區(qū)農會主任,成為區(qū)的領導干部之一。入秋,他親自抓忠恕鄉(xiāng)的孟樓、張店一帶和忠和鄉(xiāng)孔莊以西的高莊、陳莊一帶兩個點,清算土豪劣紳等大戶的剝削賬,多次帶領群眾跟張店的陳老險、高莊的高坤嶺等大戶進行面對面的說理斗爭。
1941年2月,永蕭邊境耿吳劉叛變不久,蔣介石發(fā)動的“皖南事變”消息傳到豫皖蘇邊區(qū),永夏地區(qū)的局勢緊張起來。一天,韓甫康帶隊從花寺劉樓先后轉移到莊莊、余閣,傍晚到張店吃飯,計劃入夜再轉移到火店西北劉破樓駐下休息。不料,隊伍中有叛徒泄露行動計劃,韓甫康帶隊按計劃到劉破樓駐下后,次日拂曉,大霧彌漫,偽區(qū)大隊長謝清波帶近百人包圍了劉破樓,趁大家正熟睡時,他們靜悄悄地摸進村,鄉(xiāng)隊未及抵抗,就被繳械。韓甫康被俘后,被幾個人架著,剛出門即被開槍打死,時年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