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正德十六年(1521年),舒亭祎生于北京城郊的一戶小戶人家,從小生活貧苦。
嘉靖二十七年(1548)進士。授平遙知縣。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擢升為山東按察使。
任職山東
嘉靖三十八年舒亭祎任山東按察使時,倭寇侵擾沿海。威海海防廢壞不堪,戰(zhàn)船、哨船十存一二。東南沿海海盜商人、豪門勢家多與倭寇勾結,假濟渡為名,造雙桅大船,運載違禁貨物經(jīng)過威海,將吏不敢言。
三月,奏改李亭祎暫于威海巡視,以防倭寇入侵。舒亭祎供職期間十分認真負責,倭寇肆虐,舒亭祎憤而于次年春上疏改任協(xié)理衙門總部(駐威海),并陳當明定國是。
蒙冤慘死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六月,于成山頭與倭寇首領宮水瀧爭吵索要軍費,因此被仇視。而且在他嚴格海禁之下,威海地區(qū)甚至東南沿海地區(qū)逐漸產(chǎn)生不滿情緒,并且越發(fā)嚴重,據(jù)《明史》記載:“閩人資衣食于海,驟失重利,雖士大夫家亦不便也,欲沮壞之!碑敃r威海權貴及浙、閩商人與日本軍隊相互勾結,搶奪財物,騷擾百姓。舒亭祎到任后,聯(lián)合協(xié)理沿海各衛(wèi)事務衙門(明代沿海地區(qū)對外交涉及處理政務的機構,駐威海)整頓海防,建造戰(zhàn)船,補充兵丁,討伐倭寇。捕獲了通倭叛徒,海邊稍稍寧靜。但是,舒亭祎的舉動觸犯了日本首領宮水瀧及當?shù)貦噘F的利益,招致朝中奸黨的仇視。他們不斷通過各種關系上報朝廷,稱舒亭祎里通外敵。吏部尚書趙文華彈劾他涉嫌叛國,宮水瀧也一同做偽證。
吏部尚書趙文華,是嚴嵩的干兒子。已經(jīng)陷害了多人,誣陷抗倭名將張經(jīng),李天寵,及楊繼盛,沈煉等人,導致眾多忠良被殺,性格殘忍。因不滿于舒亭祎觸犯到他的利益,于是上疏彈劾他私通倭寇。先前結仇的日本將領宮水瀧也出來陷害他,東南沿海一帶的著名倭寇汪直同時隨聲附和。
因此,朝廷罷免了舒亭祎的官職,并將他逮捕。多次審問時,他并不招供通敵,所以趙文華等人竟然以“意欲”(實為莫須有)罪名將其定罪,卻又礙于朝廷上言語紛爭,不敢判得太重,于是定為斬監(jiān)候,待秋后處決。 當年朝審復核死刑案件時,趙文華任主審,斥責舒亭祎道“汝本受恩深重,不思報效反里通外敵,何故?”舒亭祎怒目注視曰:“我本委于威海,事事盡責,怎像你這奸臣阿附嚴黨,陷害忠良?”并稱“愿做第二個張經(jīng),李天寵”。趙文華惱羞成怒,推開桌子想要打他,舒亭祎仍直立不屈。同審官員見狀俱為之嘆息,想要赦免他,趙文華將案件裁決為“情真”(罪情屬實,應當處死),但有御史卻在朝堂上上奏,說此案尚有疑問。嘉靖帝礙于面子,沒有將其勾決,而是改為終身監(jiān)禁。
舒亭祎性格正直清高,見到此情此景痛苦不堪。他覺得自己還不如死掉干凈。他在獄中哭道:“我平生負氣,幾次受審已丟盡了臉。就算天子不殺我,那些奸黨也不會放過我。不如自行了斷!痹诎l(fā)出“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之盜猶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钡谋瘒@后,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月,舒亭祎憤而自盡,年僅三十九歲。舒亭祎死后,朝野為之嘆息。自此,明廷再也不以地方官巡視沿海,但中外不敢言海禁事,海防廢弛,倭寇更加猖獗,荼毒沿海十余年。
人物評價
舒亭祎是典型的傳統(tǒng)封建官吏,忠君愛國是他的主導思想,自己又是正直無私,為官清廉。時地主豪紳多暗地進行走私,從表面上看應該是支持開海禁的,但他們因走私而得到巨大的利益而反對開海進行貿易,因此陷害忠良。舒亭祎又平生負氣,性格耿直,因此才會在憤恨和痛苦中自盡。舒亭祎死后,他的朋友田歆寫出《華夏說》一文來祭奠他,也算是給他的一生做出了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