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劉長生(1147——1203),名處玄,字通妙,以號行,武官村人,金代著名的道家“全真派七真人”之一,全真道隨山派創(chuàng)立者。自幼好黃老之道。金大定九年(1169)春,鄰壁有人題“武官養(yǎng)性真仙地,須有長生不死人”句。咸陽著名道士、全真教創(chuàng)始人王重陽攜弟子馬鈺、譚處端、丘處機云游來此,于人群中招劉處玄道:“若解壁間語否?”劉處玄大悟,上前執(zhí)弟子禮,被王重陽收為關(guān)門弟子,賜以名號,并贈詩一道:“釣罷歸來又見鰲,已知有分到仙曹。鳴榔相喚知予意,躍出洪波萬丈高!
出家后的劉長生,隨師傅至昆崳山煙霞洞修煉。他修煉刻苦,加之悟性很高,很得王重陽常識。年底,他與馬鈺、丘處機、譚處端隨王重陽西行赴秦入終南山修煉,大定十年(1170)春行至汴梁城(今開封),王重陽羽化。兄弟四人扶柩歸葬師父于咸陽劉蔣村,守墓三年。大定十四年(1174)八月,被稱為重陽門下“四哲”的兄弟四人,在陜西戶縣秦渡鎮(zhèn)真武廟“月夜共坐,各言其志”,劉長生鄭重提出自己今后的志向是“斗志”。師傅在開封羽化時正值寒冬,兄弟四人只他一人因耐不住嚴(yán)寒而不在身邊,一直愧悔萬分,因而下決心要鍛煉自己的意志。后來劉長生名重一時,與他此時的立志發(fā)憤有很大關(guān)系。
此后,四兄弟分赴四方創(chuàng)派立業(yè)。劉長生回故鄉(xiāng),居武官靈虛觀,時時處處注意磨練自己,創(chuàng)立全真道北七真派之一的隨山派,并收平村人宋德芳為徒,講注《道德》、《黃庭》、《清靜》諸經(jīng)。后宋德芳曾開神山七洞、馬鞍山洞,身后贈披云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