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古代關中地區(qū)的人工渠道。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鑿*昆明池,后從池的東口,引水東北流經今陜西西安市西北,至灞水西面分為二支:一支北注渭水;一支東流橫絕灞水,與通向黃河的漕渠相接。遂成為漕渠上源,也叫漕渠。從此關東和長安間漕運,更加便利。東漢時尚可暢通,以后時湮時溢。唐太和時昆明池干涸,渠遂湮廢。
古代關中地區(qū)的人工渠道。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鑿*昆明池,后從池的東口,引水東北流經今陜西西安市西北,至灞水西面分為二支:一支北注渭水;一支東流橫絕灞水,與通向黃河的漕渠相接。遂成為漕渠上源,也叫漕渠。從此關東和長安間漕運,更加便利。東漢時尚可暢通,以后時湮時溢。唐太和時昆明池干涸,渠遂湮廢。
古代關中地區(qū)的人工渠道。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鑿*昆明池,后從池的東口,引水東北流經今陜西西安市西北,至灞水西面分為二支:一支北注渭水;一支東流橫絕灞水,與通向黃河的漕渠相接。遂成為漕渠上源,也叫漕渠。從此關東和長安間漕運,更加便利。東漢時尚可暢通,以后時湮時溢。唐太和時昆明池干涸,渠遂湮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