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李袖清(1902-一1944年),原名李毓華,文水縣東城村人。青年時期在山西農業(yè)專科學校讀書,期間,受到孫中山先生“和平奮斗救中國”思想的影響,立志學習科學知識,尋求富國強民的真理。大學畢業(yè)后,到臨汾、運城棉業(yè)改進所從事改土、治蟲工作。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李袖清十分痛恨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不愿當亡國奴,毅然辭職回到故鄉(xiāng)務農。1938年2月,文水縣城淪陷,日本法西斯出高薪收買他出任文水偽縣長,遭到他的嚴辭拒絕。文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在顧永田縣長的鼓勵下,他欣然出任抗日民主政府水利局局長。1942年,被推選為晉西北臨時政府參議會參議員。
李袖清生性耿直,為人熱情,辦事慷慨,常把自己的家作為黨在敵占區(qū)的交通站、供應站,常常拿自己的錢為解.放區(qū)購買油印機、藥品及生活用品以解決抗戰(zhàn)急需。1942年秋,八路軍某部攻打信賢村敵據點,他自告奮勇,擔任向導,并讓家里為部隊準備好干糧,又買了許多葡萄,用自家的大車秘密送到戰(zhàn)斗地點,有力地配合了部隊的行動。在地下斗爭的艱苦環(huán)境中,他曾對朋友們說:“死,我是不怕的,怕的是失掉民族氣節(jié)和得不到自由與民主;擔心的是國內反動派破壞團結,發(fā)動內戰(zhàn),投降敵人……”
1943年,一個昏暗的夜晚,李袖清不幸被捕,被押送文水城內日軍笠原大隊部。在敵偽的嚴刑拷打和利誘下,他堅貞不屈,絲毫未暴露抗戰(zhàn)的秘密。日本侵略者對這位鐵骨錚錚的硬漢子無計可施,于1944年1月17日,喪心病狂地將他殺害。犧牲前他不斷振臂高呼“中華民族解放萬歲!打倒日本法西斯!”的口號,時年4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