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龍廷久,苗族,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生于古丈縣九龍寨戶貧苦農(nóng)家。龍廷久自幼操習拳棒,成年后武藝嫻熟,力氣過人,好打抱不平,深得苗民信任和愛戴。各寨苗民為反抗官府剝削壓迫和防止土匪騷擾,捐出200元銀元,資送他到四川峨眉山拜師學(xué)武?鄬W(xué)5年,回寨后,收教徒弟,農(nóng)忙時務(wù)農(nóng),農(nóng)閑時則操練武術(shù)。
生平
1917年(民國6年)春,縣署稅吏至龍鼻嘴征稅,正值趕場,苗民出賣一個雞蛋也得納稅,群情激憤,桐木寨的龍林珠等人忍無可忍,把稅吏打得狼狽逃走。事后,苗民紛至九龍寨與龍廷久商量對策。他為龍林珠等人的義舉所激動,率領(lǐng)各寨苗民同起罷捐,宣布脫離官府統(tǒng)治。
次年,他在九龍寨舉行58寨合堂儀式,萬余苗民齊聚九龍寨慶祝苗民合堂統(tǒng)一。在九龍寨旁的九龍河上架設(shè)木橋,由領(lǐng)頭人帶領(lǐng)眾人從橋上走過,以示苗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難的決心,這種儀式稱為“踩橋”。在合堂儀式上,他慷慨激昂地說:有人說反不過朝廷,硬不過衙門,苗族人造反歷來不見成功。我們這次抗稅罷捐,硬是要反過朝廷,硬過衙門,苗家人民自己的事,由我們自己來管。此時,漢族村寨也紛紛加入苗堂,聯(lián)合斗爭;土匪、官府和軍閥,同為湘西人民的“三害”,龍廷久在領(lǐng)導(dǎo)58寨民眾起來反抗稅捐的同時,也予危害人民的土匪以沉重打擊。
1920年(民國9年)春,湘西軍人陳渠珍早成地方勢力,令其部下馮少凌帶一團武裝前往圍剿龍廷夕、所領(lǐng)各寨。農(nóng)歷二月初二,馮部從古丈縣城、龍鼻嘴、吉首馬頸坳三路進逼九龍寨。龍廷久手持“神鞭”倉促迎敵。當敵兵正要舉槍射擊時,他持鞭將敵兵左手打斷,乘勢奪過槍來,與敵激戰(zhàn)。但終因寡不敵眾,所帶20余人大部戰(zhàn)死,自己亦身負重傷被捕,遭殺害于九龍寨附近河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