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教育經(jīng)歷
1997~2001北京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中國經(jīng)濟研究中心雙學士。
2001~2008 美國密歇根大學 安阿伯分校分子細胞發(fā)育生物學系 博士。
2008~2009 美國 密歇根大學 安阿伯分校 生命科學研究所 博士后。
工作經(jīng)歷
2009~2014南開大學醫(yī)學院 副教授。
2014至今,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研究員。
研究方向
細胞自噬(Autophagy)是對維持真核生物健康有關鍵作用的的一類亞細胞降解途徑。細胞自噬一詞泛指溶酶體(Lysosome)介導的細胞質(zhì)降解過 程。與蛋白酶體(Proteasome)相比,溶酶體具有更強大的降解能力,因此細胞自噬可以大批量的降解從可溶蛋白到完整細胞器在內(nèi)的胞內(nèi)物質(zhì)。細胞自噬不僅是降解包內(nèi)蛋白的主要途徑,更是降解完整細胞器的已知唯一途徑。細胞自噬在生物體生長發(fā)育、免疫防御、細胞程序性死亡、腫瘤抑制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細胞自噬的研究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現(xiàn)已成為生命科學研究前沿發(fā)展最快的領域之一
實驗室的研究主要包括利用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方法,尋找作用于自噬體形成過程的新基因,進一步揭示自噬體形成的分子機理,理清上游信號轉(zhuǎn)導網(wǎng)絡對細胞自噬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研究細胞自噬在疾病發(fā)生過程中的作用,探索通過干預細胞自噬減緩或治愈疾病的可行性。
主講課程
1. 生物化學(本科)。
2. 科學文獻檢索(研究生)。
主要貢獻
科研經(jīng)費
實驗室主要的科研項目經(jīng)費為(2012年9月更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1222034“細胞自噬”(2013-2015) (100萬)。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171285 "自噬體形成中后期Atg8去偶聯(lián)化的分子機制"(2012-2015) (60萬)。
· 南開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2011)(15萬)。
· 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 2011CB910100 "蛋白質(zhì)主要降解途徑-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及功能"(2011-2015) (140萬)。
·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2011)(10萬)。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971441 "三類磷酸肌醇3-激酶復合體及其下游效應蛋白對細胞自噬(Autophagy)的調(diào)控"(2010-2012)(30萬)。
·南開大學醫(yī)學院啟動經(jīng)費(2009)(10萬)。
近5年論文
(2012年9月更新)(*為通訊作者):
通訊作者/第一作者論文:
· Yu ZQ, Ni T, Hong B, Wang HY, Jiang FJ, Zou S, Chen Y, Zheng XL, Klionsky DJ, Liang Y, Xie Z*. Dual Roles of Atg8?PE Deconjugation by Atg4 in Autophagy. Autophagy. 2012 Jun;8(6):883-92. (IF 6.6)
· Yang J, Zhao Y, Ma K, Jiang FJ, Liao W, Zhang P, Zhou J, Tu B, Wang L, Kampinga HH, Xie Z*, Zhu WG*. Deficiency of hepatocystin induces autophagy through an mTOR-dependent pathway. Autophagy. 2011 Jul;7(7):748-59. (IF 6.6)
· 王海燕,倪濤,謝志平*。“酵母中細胞自噬的研究進展”。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2010, 32(6)。特約綜述。
· Xie Z, Nair U, Geng J, Szefler MB, Rothman ED, Klionsky DJ. Indirect estimation of the area density of Atg8 on the phagophore. Autophagy. 2009 Feb;5(2):217-20. (IF 6.6)
· Xie Z, Nair U, Klionsky DJ. Dissecting autophagosome formation: the missing pieces. Autophagy. 2008 Oct 1;4(7):920-2. (IF 6.6)
· Xie Z, Nair U, Klionsky DJ. Atg8 controls phagophore expansion during autophagosome formation. Mol Biol Cell. 2008 Aug;19(8):3290-8. (IF 5.8)
· Xie Z, Klionsky DJ. Autophagosome formation: core machinery and adaptations. Nat Cell Biol. 2007 Oct;9(10):1102-9. Review. (IF 19.4)
其他論文:
· Bartholomew CR, Suzuki T, Du Z, Backues SK, Jin M, Lynch-Day MA, Umekawa M, Kamath A, Zhao M, Xie Z, Inoki K, Klionsky DJ. Ume6 transcription factor is part of a signaling cascade that regulates autophag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2 Jul 10;109(28):11206-10. (IF 9.3)
· Nair U, Yen WL, Mari M, Cao Y, Xie Z, Baba M, Reggiori F, Klionsky DJ. A role for Atg8-PE deconjugation in autophagosome biogenesis. Autophagy. 2012 May 1;8(5):780-93. (IF 6.6)
· Yi C, Ma M, Ran L, Zheng J, Tong J, Zhu J, Ma C, Sun Y, Zhang S, Feng W, Zhu L, Le Y, Gong X, Yan X, Hong B, Jiang FJ, Xie Z, Miao D, Deng H, Yu L. Func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etylation in autophagy regulation. Science. 2012 Apr 27;336(6080):474-7. (IF 31)
· Nair U, Cao Y, Xie Z, Klionsky DJ. The roles of the lipid-binding motifs of Atg18 and Atg21 in the cytoplasm to vacuole targeting pathway and autophagy. J Biol Chem. 2010 Apr 9;285(15):11476-88. (IF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