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上官鼎新,生卒年待考。據(jù)《八閩通志》《延平府志》、《尤溪縣志》記載為尤溪縣四都小村人(今尤溪縣西城鎮(zhèn)秀村),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徐元杰榜進士,官至禮部侍郎。
現(xiàn)尤溪縣西城鎮(zhèn)秀村存有祭拜上官鼎新的神廟一座(城隍廟)、先祖墓葬一座、進士第祖宅基地五植(原宗祠占地面積有100多平方米,分上、下兩幢,內(nèi)供上官鼎新一大一小塑像二座,門前矗立十八對旗桿,在文革期間全部被毀)。全國各地尤溪系上官氏系上官鼎新的后人每年都要來掃墓祭拜。在沙縣曹元村上官鼎新的后人仍保留有上官鼎新真身神像一座。
據(jù)考上官氏(上官鼎新后人)族譜記載,尤溪縣秀村上官氏人才濟濟,宗祠門前旗桿林立,有十八對之多,在宋咸淳七年(1271年)八月上官家族十個官員用一千五百錠銀子買下尤溪縣一都"卓成一郎"的山場一座,用于安葬十九個墳?zāi)。有石碑為?jù)。
被南宋皇帝冤殺的傳說
上官鼎新任禮部侍郎期間為官正直,憂國憂民。對宋度宗任由賈似道禍國殃民頗有微詞,經(jīng)常上奏皇帝,常彈劾賈似道,為賈似道所記恨。有一日早朝,上官鼎新在朝堂上恭立,忽覺脖子后被馬蜂叮咬,火辣辣的疼痛不已,本能地頭向后一仰,不料頭上的烏紗帽掉落在地,賈似道趁機挑撥離間,誣陷上官鼎新對皇帝不敬。宋度宗皇帝大怒,認為是藐視朝廷,犯了欺君之罪,不容分辨就給斬了。在行刑前,上官鼎新冤說:"我上官氏無故遭冤殺,后輩子孫從此不再為官!",此后,上官鼎新后人為官者稀。上官鼎新被斬首后有一種說法是三天天不亮;另一種說法是上官鼎新尸體三天不臭,皇帝聽后奇怪,就說:"如果你覺得冤枉,就讓尸身發(fā)出香氣。"沒想到真的發(fā)出了香氣;实鄄胖雷约哄e殺了他,于是皇帝下旨把上官鼎新的尸體送回老家安葬,沿途過州府進行府葬,過縣府進行縣葬,一共有十八個安葬地。
尤溪縣四都小村上官鼎新家族的人聽到噩耗,怕被滿門抄斬,都紛紛逃離小村,皇帝的圣旨來了都沒有人接旨,只得讓嫁給村里的鄭家媳婦——上官二女兒來接旨,并在小村進行安葬。
后來,皇帝感其忠良,讓其后人在小村敕建上官鼎新城隍廟一座,并封為佐輔功臣十三省陰陽總管,以供人們敬仰,庇佑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