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其父自坤為布商,亦能詩善畫,與潘恭壽、王文治等名流往來密切,家庭富有文化氣息。張崟30歲以前與鄧石如、潘本山、黃石屏等交往,利用家藏古代書畫學(xué)習(xí)臨摹,與前輩藝術(shù)家討教切磋;并游杭州、金陵等地名勝,畫藝詩文初露頭角。乾隆五十六年(1791)其父亡故,家道中落,生活日趨艱難,由業(yè)余作畫而變?yōu)橘u畫為生,遭到貴族、官宦的冷落,思想有所觸動,在詩句中經(jīng)常譏諷豪室富戶。晚年貧病交迫。善畫花卉、竹石及山水,山水畫能脫離四王窠臼,另僻蹊徑,尤善畫松,有“張松”之稱。畫風(fēng)較細密,色彩雅致。從學(xué)者較多,有京江派(又作丹徒派)之稱。有《山海長春圖》等傳世。
個人作品
善畫花卉、竹石及山水,山水畫能脫離四王窠臼,另僻蹊徑,尤善畫松,有“張 松”之時譽。畫風(fēng)較細密,色彩雅致。從學(xué)者較多,有京江派(又作丹徒派)之稱。有《山海長春圖》、《春流出峽圖》、《東山草堂圖》、《南村圖》、《薄霧初收圖》等作品傳世,并著有《逃禪閣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