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浙江紹興人,發(fā)表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 小說、 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 吶喊》《 彷徨》《 故事新編》等,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 舊事重提》), 散文詩集《 野草》,雜文集《 墳》《 熱風》《 華蓋集》《 南腔北調(diào)集》《 三閑集》《 二心集》《 而已集》等16部。
作品
魯迅的小說、 散文、 詩歌、 雜文共數(shù)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 小說《 祝!、《 阿Q正傳》等先后被改編成 電影。 北京、 上海、 廣州、 廈門等地先后建立了 魯迅博物館、 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 英、 日、 俄、 西、 法、 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一生,被譽為“ 民族魂”、現(xiàn)代文學的旗幟,是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被喻為中國的托爾斯泰。 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
!笔囚斞赶壬簧膶懻。
原文
漫與
陰天,晌午大風雨?赐韴螅延屑o念這紀念日的文章,用風雨作材料了。明天的日報上,必更有千篇一律的作品?昭圆蝗缡聦崳铱纯茨切┯浭铝T——戴季陶講如何救國(中央社)
南京十八日——國府十八日晨舉行紀念周,到林森戴季陶陳紹寬朱家驊呂超魏懷暨國府職員等四百余人,林主席領導行禮,繼戴講“如何救國”,略謂本日系九一八兩周年紀念,吾人于沉痛之余,應想法達到救國目的,救國之道甚多,如道德救國,教育救國,實業(yè)救國等,最近又有所謂航空運動及節(jié)約運動,前者之動機在于 國防與交通上建設,此后吾人應從根本上設法增強國力,不應只知向外國購買飛機,至于節(jié)約運動須一面消極的節(jié)省消費,一面積極的將金錢用于生產(chǎn)方面。在此國家危急之秋,吾人應該各就自己的職務上盡力量,根據(jù)總理的一貫政策,來做整個 三民主義的實施。
意義
吳敬恒講紀念意義(中央社)
南京十八日——中央十八日晨八時舉行九一八二周年紀念大會,到中委汪兆銘陳果夫邵元沖陳公博朱培德賀耀祖王祺等暨中央工作人員共六百余人,汪主席,由 吳敬恒演講以精誠團結充實國力,為紀念九一八之意義,闡揚甚多,并指正愛國之道,詞甚警惕,至九時始散。漢口靜默停止娛樂(日聯(lián)社)
漢口十八日——漢口九一八紀念日華街各戶均揭半旗,省市兩黨部上午十時舉行紀念會,各戲院酒館等一律停業(yè),上午十一時全市人民默禱五分鐘。
廣州禁止民眾游行( 路透社)
廣州十八日——各公署與公共團體今晨均舉行九一八國恥紀念,中山紀念堂晨間行紀念禮,演說者均抨擊日本對華之侵略,全城汽笛均大鳴,以警告民眾,且有飛機于行禮時散發(fā)傳單,惟民眾大游行,為當局所禁,未能實現(xiàn)。
東京紀念祭及犬馬(日聯(lián)社)
東京十八日——東京本日舉行九一八紀念日,下午一時在日比谷公會堂舉行陣亡軍人遺族慰安會,筑地本愿寺舉行軍馬軍犬軍鴿等之慰靈祭,在鄉(xiāng)軍人于下午六時開大會,靖國神社舉行陣亡軍人追悼會。
但在上海怎樣呢?先看租界——雨絲風片倍覺消沉
評價
今日之全市,既因雨絲風片之侵襲,愁云慘霧之籠罩,更顯黯淡之象。但駕車遍游全市,則殊難得見九一八特殊點綴,似較諸去年今日,稍覺消沉,但此非中國民眾之已漸趨于麻木,或者為中國民眾已覺悟于過去標語口號之不足恃,只有埋頭苦做之一道乎?所以今日之南市閘北以及租界區(qū)域,情形異常平安,道途之間,除警務當局多派警探在沖要之區(qū),嚴密戒備外,簡直無甚可以紀述者。
以上是見于《大美晚報》〔2〕的,很為中國人祝福。至華界情狀,卻須看《 大晚報》的記載了——今日九一八華界戒備公安局據(jù)密報防反動今日為“九一八”,日本侵占東北國難二周紀念,市公安局長文鴻恩,昨據(jù)密報,有反動分子,擬借國難紀念為由秘密召集無知工人,乘機開會,企圖煽惑搗亂秩序等語,文局長核報后,即訓令各區(qū)所隊,仍照去年“九一八”實施特別戒備辦法,除通告該局各科處于今晨十時許,在局長辦公廳前召集全體職員,及警察總隊第三中隊警士,舉行“九一八”國難紀念,同時并行紀念周外,并飭督察長李光曾派全體督察員,男女檢查員,分赴中華路,民國路,方浜路,南陽橋,唐家灣,斜橋等處,會同各區(qū)所警士,在各要隘街衙,及華租界接壤之處,自上午八時至十一時半,中午十一時半至三時,下午三時至六時半,分三班輪流檢查行人。南市大吉路公共體育場,滬西曹家渡三角場,閘北譚子灣等處,均派大批巡邏警士,禁止集會游行。制造局路之西,徐家匯區(qū)域內(nèi)主要街道,尤宜特別注意,如遇發(fā)生事故,不能制止者,即向麗園路報告市保安處第二團長處置,凡工廠林立處所,加派雙崗駐守,紅色車巡隊,沿城環(huán)行駛巡,形勢非常壯嚴。該局偵緝隊長盧英,飭偵緝領班陳光炎,陳才福,唐炳祥,夏品山,各率偵緝員,分頭密赴曹家渡,白利南路,膠州路及南市公共體育場等處,嚴密暗探反動分子行動,以資防范,而遏亂萌。公共租界暨法租界兩警務處,亦派中西探員出發(fā)搜查,以防反動云。
尾聲
“紅色車”是囚車,中國人可坐,然而從中國人看來,卻覺得“形勢非常壯嚴”云。記得前兩天(十六日)出版的《生活》〔3〕所載的《兩年的教訓》里,有一段說——“第二,我們明白誰是友誰是仇了。希特勒在德國民族社會黨大會中說:u2018德國的仇敵,不在國外,而在國內(nèi)。u2019北平整委會主席黃郛說:u2018和共抗日之說,實為謬論;剿共和外方為救時救黨上策。u2019我們卻要說u2018民族的仇敵,不僅是帝國主義,而是出賣民族利益的帝國主義走狗們。u2019民族反帝的真正障礙在那里,還有比這過去兩年的事實指示得更明白嗎?”
現(xiàn)在再來一個切實的注腳:分明的鐵證還有上海華界的“紅色車”!是一天里的大教訓!
年年的這樣的情狀,都被時光所埋沒了,今夜作此,算是紀念文,倘中國人而終不至被害盡殺絕,則以貽我們的后來者。
是夜,記。
注釋
〔1〕本篇在收入本書前未在報刊上發(fā)表過。
〔2〕《 大美晚報》美國人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報紙。一九二九年四月創(chuàng)刊,一九三三年一月增出中文版,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后?。
〔3〕《生活》周刊,中華職業(yè)教育社主辦,一九二五年十月在上海創(chuàng)刊。一九二六年十月起由鄒韜奮主編,一九三三年獨立出版,同年十二月在國民黨當局壓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