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年表
1916年7月22日在邯鄲磁縣出生,青少年時代就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思想進步,追求真理,勤奮讀書。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王佑民毅然投筆從戎奔赴延安參加八路軍。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八路軍一二〇師連隊指揮員,先后參加了著名的“陳莊殲滅戰(zhàn)”、“百團大戰(zhàn)”。
1945年,王佑民任河北省靈壽縣抗聯(lián)會宣傳部長兼文聯(lián)主席,縣政府教育科長。
1947年任牡丹江省寧安縣政府縣長;1948年任牡丹江省建設廳農業(yè)科長,建成第一個國營機械化農場;后歷任東北財政經濟委科長,沈陽市財政局秘書主任,沈陽市窯業(yè)總廠經理,沈陽市計劃委員會工農業(yè)處長。
1955年起歷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機械工業(yè)部,農機制造工業(yè)部,第一機械工業(yè)部司、局長,農業(yè)機械工業(yè)部司、局長、顧問等職。
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王震出席了王佑民的遺體告別儀式。
2015年7月26日,《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英雄王佑民》歷史記錄片在磁縣開機,記錄下了這位從磁縣走出的抗日將領。
抗日故事
1939年8月到9月中旬,八路軍一二〇師主力完成鞏固冀中的任務,撤到冀西靈壽高陽莊、行唐城寨地區(qū)整訓。9月下旬,水源義雄少將親率步兵約1500余人,自靈壽縣城向北進犯,企圖襲擊陳莊,一二〇師賀龍師長、關向應政委決心就勢于靈壽山區(qū)殲滅這股日軍。
陳莊戰(zhàn)斗前,時任該師某連隊指導員的王佑民接到上級指示,命令連隊在慈峪鎮(zhèn)北面磁河兩岸山上布成口袋陣等待來敵。9月25日黃昏,七一九團以柏頭山為依托幾次向南潭莊之敵發(fā)起進攻。王佑民帶領連隊,誘敵出戰(zhàn)。26日,水源義雄率部隱蔽行進,向七一九團陣地猛烈進攻;三次進攻均被擊退,下午4時,日軍突然退回慈峪鎮(zhèn)。入夜,王佑民和連隊戰(zhàn)士合衣而睡,不敢放松警惕。
27日清晨,水源義雄率主力1000余人,沿著魯柏山南小路向陳莊疾進。遵照賀龍師長、關向應政委的指示,王佑民帶領連隊繞道小路尾敵前進。上午10時,日軍進入陳莊。28日拂曉,日軍火燒陳莊后,想繞道返回靈壽縣城,王佑民得到消息,攻擊七祖院的日軍一部和日軍主力在陳莊附近磁河合并一隊,利用蘆葦叢林做遮蔽,沿磁河南岸的魯柏山下向東退返。與此同時,王佑民指揮連隊在日軍側翼后面追襲。當日軍進至楓溝一帶時,幾個團從南、西、北對日軍展開三面猛烈攻擊,日軍大亂,拼命想沖出去。王佑民則率領連隊從日軍后面猛沖,將日軍壓縮在河溝里,戰(zhàn)斗一直持續(xù)到天黑。日軍幾次企圖突圍,都被打了回去。
29日晨,日軍集中全部兵力,在3架飛機掩護下,拼命向魯柏山上爬。八路軍戰(zhàn)士從四面八方向日軍猛烈射擊,日軍被斃傷大半,只有200人爬上山頂。
下午,上級下達了總攻命令。總攻前,王佑民向連隊戰(zhàn)士說:“現(xiàn)在是英勇戰(zhàn)斗、為民立功的時候了,要堅決消滅這些日本侵略者!笨偣ラ_始,王佑民身先士卒沖上山去與日軍展開白刃戰(zhàn)。
正在這時,在魯柏山西南發(fā)現(xiàn)企圖向萬寺院逃竄的一股約五六十人的日軍。王佑民命令連隊一邊進行堵追,一邊帶著戰(zhàn)士向日軍側后方繞去。此時,他看見一個身著黃色軍服的日本軍官手持指揮刀,正大聲叫喊著、指揮著日軍,那人正是少將水源義雄。王佑民拿出一顆手榴彈,使勁地投向他,手榴彈炸響,水源義雄應聲倒地,被炸死在亂石堆中。余下的日軍四處逃竄,均被戰(zhàn)士們捕獲,無一漏網。這一戰(zhàn),王佑民繳獲了水源義雄的指揮刀。
6天5夜的陳莊戰(zhàn)斗結束。被俘日軍山田泰治供稱:“與我同逃約五六十人,大部分被打死,水源旅團長陣亡!贝舜螒(zhàn)斗斃傷日軍2000余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