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回國后,在如皋師范教體育、樂歌。辛亥革命時,如皋成立臨時軍政分府,黃積極籌措軍餉、槍械,召募新軍。民國初年任如皋縣民眾教育館館長,倡建公共體育場,興辦運動會。1930年后,任萬國儲蓄會如皋分會會長。1937年遷居農(nóng)村。1945年秋,如城解放,黃任縣救濟院院長。次年隨新四軍北撤,跋涉于蘇北、魯東、冀南等地農(nóng)村。1947年66歲時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任蘇皖邊區(qū)政府參事,淮陰軍分區(qū)干部子弟學校校長。1950年后任蘇北圖書館館長、蘇北博物館館長等職。83歲病故于南京。 黃自青年時即以書法知名,初臨歐趙,中年致力于二王、魏碑和章草,作品流傳頗多。晚年曾任江蘇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兼省印章書法研究會會長。
人物生平
黃家瑞自幼酷愛書法,初學趙孟、刨M粞,继而咒Xτ詼酰ㄍ豸酥、哇嬜之),对—毤oば頡貳ⅰ隊癜媸小酚嘆倌。十水T隳芐創(chuàng)笞重搖G迥┤綹廾露ɑ鬯碌摹安鼐ァ比幀⑷綹尬姆甯蟮摹疤煒腦恕必壹靶松灘柙埃窆蹌耆綹蕹俏ㄒ壞撓槔殖∷┑拇蠛岱拔薹鞘竅貳鋇齲鱟云涫質(zhì)欏K昵嗍痹萸迥┍槊依釗鵯澹ê牛呵宓廊耍┪Γ斃暮何褐畋,燃嫸石门铭≠Eⅰ短┥絞獺返齲⒓嫜д虜藎曜暄脅魂 F湓吮式簿俊拔逯鈣肓,拖柉熃偏H薄F湮毫,笔力千钧,以雄劲沉着取胜。小楷,画凝神畅,亦y謇隹⌒慵ぁ?/p>
黃家瑞從日本宏文書院畢業(yè)回國后,廣交各地書畫名家,與揚州江石溪先生(江澤民之祖父)成為好友。并曾與江石溪先生合作過一只紫砂帶蓋筒。鐫刻者即為黃家瑞。筒的一側(cè)有行草書法聯(lián)句“黃金綴頂攢文羽,白璧垂纓間木雞”,落款“宣統(tǒng)元年首夏輯五刻”;筒另一側(cè)刻一老者撫琴,上款:“曲中知音”,落款: 己酉首夏石溪寫,輯五刻”。詩聯(lián)對仗嚴謹,書法遒勁流暢,畫中老者,寓意深刻。此筒二零零四年曾在南京民俗博物館展出,現(xiàn)由全國聞名的紫砂收藏家沙志明先生收藏。
民國時期他同南京著名書畫家仇采,如皋的許情荃、顧錫爵、冒廣生、沙元炳、宗孝忱、海安的譚德鐘、韓紫石,通州的孫儆,南通的張謇,均有交往。他從日本學成回國時,曾受孫中山的指示,去拜望張謇先生。張謇曾贈其紙扇一把,并親筆題詩:是誰接續(xù)貴和篇,遺恨長留乙未年。過往游人須記取,春帆履上馬關前。
1946年,黃家瑞曾任蘇皖邊區(qū)政府參事、淮陰軍分區(qū)干部子弟學校校長。解放后,任蘇北衛(wèi)生局副局長、圖書館館長、博物館館長、文管會副主任。蘇南與蘇北行署合并后,任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此研究會為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前身。當時會長乃大書法家胡小石,副會長為黃家瑞與大書畫家傅抱石,首屆會員有當代草圣林散之、著名書法家高二適、羅叔子、沈子善、蕭嫻、費新我、丁吉甫、仲貞子等。1962年,黃家瑞被聘為江蘇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五十年代末,江蘇省籌建國畫院,鑒于黃家瑞當時的名望,有人提議院名的牌匾由其來寫,黃家瑞則謙薦胡小石書寫。
1958年,由江蘇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學生大字貼》,即為他的手書。60年代初,其作品曾在南京美術館展出,
其去世后,書法家高二適挽黃家瑞:平行臨草隸,相折為多,我澉能從公,公病我慚無一面。年屋忽山丘,興衰何所,老懷負作達,達懷老恨寫蒿歌。黃家瑞一生致力于碑學,但晚年也接受胡小石的建議,涉獵于帖學。他遍臨《閣帖》,并將漢碑書筆法融貫其中,豐富了帖學的表現(xiàn)力。他追摹宋四家,不求形似,而能得神。他的章草格調(diào)雖不足與沈曾植并肩,但也古樸淳厚,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