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49年考入華北大學參加革命,1949年4月奉調進入東北民主聯(lián)軍附設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學習,1951年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57年至1959年留學莫斯科大學語文系。華劭1982年晉升為教授,成為我國俄語學科最早的博士生導師,1990年榮獲俄羅斯政府頒發(fā)的普希金獎章,1991年受國際俄語教師聯(lián)合學邀請,赴莫斯科國立大學訪問,1992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6年榮獲“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華劭歷任黑龍江大學俄語系主任、俄語研究所所長、國家級重點學科帶頭人、黑龍江省政協(xié)常委等職。
主要著述
《現(xiàn)代俄語語法新編》(句法)(商務印書館,1979年)、《華劭論文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大俄漢詞典》(合編)(商務印書館,1985年);《語言經緯》(商務印書館,2003年), 并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如《從語用學角度看回答》(《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年, №3.4),
《從符號為角度看隱喻》(《外語學刊》1996年,№4),《關于語句意思的組成模塊》(《外語學刊》1996,№4),《詞的搭配限制》(《俄語語言文學研究》2008年,№4,2009年,№1),《概念還是觀念?概念化還是觀念化?概念分析,還是觀念分析?》(《中國俄語教學》2010年,№2,№4)等,其中一部分論文,收集在《華劭集》中,(當代中國俄語名家學術文庫。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他所編著《現(xiàn)代俄語語法新編》(句法),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在這部長達30多萬字的專著中,詳實、精辟地論述了俄語句法范疇、句法聯(lián)系及其所建構的句法系統(tǒng)所提出的“句型”思想和研究方法,與同期蘇聯(lián)科學院集體巨著《現(xiàn)代俄羅斯標準語語法》(1970年)、《俄語語法》(1980年)年所含“句子模式”等思想異曲同工。這部著作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部個人撰寫的研究性俄語理論句法。
在精研蘇聯(lián)科學院《俄語語法》(1980年)基礎上,撰寫論文“關于語言單位及其聚合關系與組合關系”,提煉出前述著作的最佳“養(yǎng)份”,展示給國內語言學工作者,從而促進了我國俄語語言學的發(fā)展;參與編譯了《俄語語法》(蘇聯(lián)科學院1980年《俄語語法》簡編),完成“句法學”部分。該書曾多次印刷,成為國內眾多俄語學者的案頭書和大多數(shù)俄語院系研究生的必修教材。《語言經緯》一書被教育部推薦為研究生教學用書,是我國以俄語為材料的第一部普通語言學著作。
研究方向
俄語語義學、語用學、語法學、普通語言學。
人物逝世
2020年11月5日7時40分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