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惠民縣大孫家村人。出身貧苦農(nóng)民家庭, 曾在縣城拳場習(xí)武。1900年6月加入義和團,在本村豎起“山東省武定府惠民縣城西大孫家大師兄孫允榮”的義旗,成為義和團“乾字團”的一支生力軍。9月, 孫允榮與濟陽縣的大師兄陳云嶺等人傳帖召集惠民、濟陽、章丘、鄒平、商河、 齊東6個縣的義和團1000余眾聚集于濟陽縣東部玉皇廟,抵抗清軍的圍攻。孫被推為6縣總大師兄、大元帥。山東巡撫袁世凱派候補知縣查榮綏帶領(lǐng)馬步兵150人,前往玉皇廟鎮(zhèn)壓。孫允榮三路設(shè)伏,待清軍進入埋伏圈后,沖殺而出,查榮綏被孫允榮砍死于馬下。袁世凱又命陵縣知縣倪嗣沖、管帶雷震春率馬步兵500人,赴玉皇廟攻打義和團。參將張勛從海豐發(fā)兵,在惠民、濟陽、商河邊界截擊。團民因寡不敵眾而失利,遂化整為零,以待時機。孫允榮潛回惠民縣藏于城西香王家村。后有人告密,惠民知縣柳堂帶兵挾大孫家村首事、旅長追捕到香王家村,以殺大孫家全村人相要挾,孫允榮遂挺身而出,毅然就擒,被解送濟南。1900年10月23日被清政府殺害。
重要事件
孫允榮(1870~1900),惠民鎮(zhèn)大孫家村人。出身于貧苦農(nóng)民家庭。曾于惠城十字街東租三間小屋做木匠活,也做燈籠出售。晚上在鼓樓街拳場學(xué)武,練就一身好功夫。1900年六月,孫允榮去慶云黑牛王莊掛號入義和團,回村后豎起了“山東省武定府惠民縣城西大孫家大師兄孫允榮” 的義旗, 口號是“扶清滅洋”,成為義和團中“乾字團”的一支生力軍。入團不久,即殺不法天主教徒,在城鄉(xiāng)造成很大影響。他還與濟陽中部的義和團取得聯(lián)系,相互支援。八國聯(lián)軍侵占天津、北京后,山東巡撫袁世凱頒發(fā)了《嚴禁拳匪暫行章程》,規(guī)定捉住拳民,定殺不赦。魯北一帶的義和團處于極端艱難境地,孫允榮毅然率眾南下。九月,孫允榮與濟陽縣的大師兄陳云嶺等人傳帖召集惠民、濟陽、章丘、鄒平、商河、齊東六個縣的義和團一千余眾聚集于濟陽縣東部玉皇廟,抵抗清軍的圍攻,并準備兵進濟南。孫允榮被推為六縣總大師兄、大元帥。他們提出了“紅燈照,義和團,打東洋鬼子不費難”,“天下紅燈照,遍地義和團”的戰(zhàn)斗口號。
袁世凱聞訊后,派得力干將查榮綏(候補知縣)前往鎮(zhèn)壓。八月二十九日查帶領(lǐng)馬步兵150人,從洛口乘船順黃河下濟陽,閏八月初一凌晨于龍王廟登岸后直撲玉皇廟。孫允榮探明此情,三路埋伏團民,待清軍進入埋伏圈后,沖殺而出,清軍驚恐大亂。查榮綏見事不妙,撥馬南逃,被孫允榮縱馬趕到,刀砍死于馬下。袁世凱又命陵縣知縣倪嗣沖、管帶雷震春,率馬步兵500人,于閏八月初三日赴玉皇廟攻打義和團。參將張勛從海豐發(fā)兵,在惠民、濟陽、商河邊界截擊。寡不敵眾,團民失利,遂化整為零,以待時機。孫允榮潛返惠民,藏于城西香王家村。由于歹徒告密,知縣柳堂帶官兵挾大孫家村首事、族長追捕到香王家村,聲言若不自首,便將大孫家村人全部殺死。孫允榮為救村民,挺身而出,毅然就擒,被解送濟南。九月初一英勇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