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北史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
傅靈越,清河人。父親傅融南徙渡河,家于磐陽,為鄉(xiāng)閭所重,秉性豪爽。生有三子,傅靈慶、傅靈根、傅靈越,并有才力。傅融以此自負(fù),謂足為一時之雄。有數(shù)紙文書,人皆讀不能解,人曰:唯 傅靈越可解此文。。傅融意謂其三子文武才干,堪以駕馭當(dāng)世。
投奔北魏
宋孝武帝 劉駿遣將 蕭斌、 王玄謨寇碻磝。時傅融始死, 王玄謨強(qiáng)引傅靈慶為軍主。蕭斌所遣壯士執(zhí)傅靈慶,殺之。二弟傅靈根、傅靈越匿于山澤之間,逃奔河北。傅靈越至京師(平城),高宗 拓跋濬見而奇之。傅靈越因說齊民慕化,青州可平。高宗拓跋濬大悅,拜傅靈越鎮(zhèn)遠(yuǎn)將軍、青州刺史、貝丘縣子,鎮(zhèn)羊蘭城;傅靈根為臨齊副將,鎮(zhèn)明潛壘。傅靈越北入之后,母崔氏遇赦免。
歸順南朝
劉駿恐傅靈越在邊,擾動三齊,乃以傅靈越叔父 傅琰為冀州治中,傅乾愛為樂陵太守。 樂陵與羊蘭隔河相對,命傅琰遣其門生與傅靈越婢女詐為夫婦,投化以招之。傅靈越與母分離思積,遂與傅靈根相約南走。傅靈越與羊蘭奮兵相擊,傅乾愛遣船迎之,得免。傅靈根差期,不得俱渡,臨齊人覺知,銼斬殺之。傅乾愛出郡迎靈越,問傅靈根愆期之狀,傅靈越殊不應(yīng)答,但言不知而已。傅乾愛不以為惡,敕左右出匣中烏皮褲褶,令傅靈越代所常服。傅靈越言不須。傅乾愛云:汝豈可著體上衣服見垣公也?(時 垣護(hù)之為徐州刺史)。傅靈越奮聲言:垣公?垣公?著此當(dāng)見南方國主,豈垣公也?竟不肯著。及至 丹陽, 劉駿見而禮之,拜員外郎、兗州司馬,帶魯郡;傅乾愛亦遷青冀司馬,帶魏郡。后二人俱還建康。傅靈越意恒欲為兄復(fù)仇,傅乾愛初不疑防,知乾愛嗜雞肉葵菜食,乃為作之,下以毒藥,乾愛飯還而卒。
奪位之爭
后數(shù)年,遷為太原太守,戍升城。 薛安都反叛,青州刺史 沈文秀、冀州刺史 崔道固并皆同反。 沈文秀遣劉彌之、張靈慶、崔僧璇三軍, 崔道固遣子崔景征、傅靈越領(lǐng)眾,并應(yīng) 薛安都。劉彌之等南出下邳,傅靈越自泰山道向彭城。時濟(jì)陰太守申闡據(jù)睢陵城起義, 薛索兒率傅靈越等攻之。后舉兵同晉安王 劉子勛反叛,劉子勛以為前軍將軍。
壯烈死亡
劉子勛敗亡,傅靈越軍眾散亡,為 劉彧將 王廣之不下所擒,厲聲曰:我, 傅靈越也!汝得賊,何不即殺? 王廣之生送詣劉彧輔國府司馬 劉勔。 劉勔躬自慰勞,詰其叛逆,對曰:九州唱義,豈獨在我?劉勔又問:四方阻逆,無戰(zhàn)不擒,主上皆加以大恩,即其才用,卿何不早歸天闕,乃逃命草間乎?傅靈越答曰: 薛安都舉兵淮北,威震天下,不能專任智勇,委付子侄,致敗之由,實在于此。然事之始末,備皆參預(yù),人生歸于一死,實無面求活。 劉勔壯其意,送詣建康。 劉彧欲加原宥,傅靈越辭對如一。終不回改,乃殺之。
家族成員
父親:傅融
兒子: 傅豎眼,梁州刺史,贈吏部尚書、齊州刺史。孝武帝初,贈司空公、相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