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巫宜福弟。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吳其浚榜中第一百五十四名,殿試二甲,選翰林院庶吉士, 后授禮部主事。歷任浙江御史、山西道御史、上海兵備道等多職,任上海兵備道期間(1840年前后),曾大力招募水勇協(xié)助 林則徐抵御外侵。覃恩加四級,晉授中憲大夫。配胡氏封恭人。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月,任蘇松太道。次年五月,英軍占據(jù)寶山吳淞,進逼上海,遂自上?h城,道府逃松江。不久,英軍占據(jù)上?h城,并向中方提出中方賠付贖城費的英方退城條件。六月,英軍乘船進駛黃浦江,受英方之邀,與上海知縣秋家丞登船會談。英方責以復收商稅,并提出催交贖城之銀、不許禁濟、不許禁漁進關、不許堵塞河道、速買食物等5項無理要求,未允。旋,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九月同英方全權代表 璞鼎查等商談贖回上?h城之費、上海開埠通商等題。隨后離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