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78年3月—1988年12月在大連理工大學動力系學習,
1982年1月獲大連理工大學學士學位,
1984年12月獲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
1988年12月獲大連理工大學博士學位。
2002年—2003年,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高級訪問學者。
社會兼職
《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工業(yè)加熱》編委,全國燃燒節(jié)能凈化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TC441)秘書長。
科研成果
提出了常溫空氣無焰燃燒的概念,簡化了無焰燃燒的實現(xiàn)條件,拓展了它的應用空間;在國內(nèi)外首次將這種新型無焰燃燒技術(shù)應用于燃氣鍋爐中,大大提高了鍋爐熱效率;提出基于空間反應的粉煤氣化技術(shù),為煤炭氣化提供了一個新的實現(xiàn)途徑;基于超焓燃燒與無焰燃燒技術(shù),進行了生物質(zhì)高溫燃燒研究;將無焰燃燒技術(shù)應用于中小型燃燒設備,大大提高了設備效率與性能;采用超焓燃燒的思想,研究了VAM氧化轉(zhuǎn)化。
承擔了多項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歐盟FP-6等項目。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30余篇,申請發(fā)明專利20余項。主持的“新型無焰燃燒技術(shù)在煤改氣及燃氣工業(yè)鍋爐中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獲2009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shù)獎二等獎;新型無焰燃燒技術(shù)在燃氣工業(yè)鍋爐中的應用獲2010年中國質(zhì)量評價協(xié)會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獎;個人獲2010年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獎--突出貢獻者獎。
研究方向
1、燃燒學/燃燒與污染控制技術(shù)
2、動力工程
3、熱能工程
論文專著
1) Flameless combustion for hydrogen containing fuel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2010年 - 35(7):2694-2697
2) SDC-LiNa Carbonate Composite and Nanocomposite Electrolyte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2010年 - 35(7):2970-2975
3)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ITSOFC co-generation system fueled by ethanol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 2011/8 - 2011/12
4)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ITSOFC Hybrid System for Polygeneration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2010年 - 35(7):2824-2828
5) Direct observations of reaction zone structure in shock-induced ignition of methane air mixture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9年 - 54(13):2247-2255
6) Structure of Reaction Zone of Normal Temperature Air Flameless Combustion - IMechE - 2007年 - 221(4):473-480
7) Fabrication of electrolyte-free fuel cell with Mg0.4Zn0.6O/Ce0.8Sm0.2O2deLi0.3Ni0.6Cu0.07Sr0.03O2d layer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2014 - 24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