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1938年參加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部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此后多 次參加對敵作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曾參加魯中著名的太河戰(zhàn)役和劉家井子戰(zhàn)斗。 1942年因病不能隨軍,便在家鄉(xiāng)參加區(qū)中隊,組織民兵堅持斗爭。是年8月, 參加攻占北營偽頑炮樓、火燒漢奸岳本瑞的戰(zhàn)斗。時隔不久,在三馬一帶伏 擊日本侵略軍,擊斃日軍中隊長松田。 1946年,山東保安二十四旅的余孽楊汝文潛伏董圈殺害農(nóng)會干部多人。 三馬民兵包圍了楊家住宅,馮振永只身一人當先,手持短槍沖進屋里,活捉 楊汝文。這年秋,國民黨軍隊進犯桓臺,企圖再占黃河以南地區(qū)。中共黨組 織決定把地方上一批老弱殘疾干部轉(zhuǎn)移到黃河以北。上級派馮振永帶領(lǐng)兩個 班的民兵擔任護送任務(wù)。8月5日到達道旭黃河渡口。渡船將要離岸北馳時, 敵軍先頭部隊已逼近河岸。民兵、排本來可以一同搭船北去,但馮振永為了 先讓傷病員安全過河,不受敵人射擊,果斷地決定自己帶一個班的民兵留在 南岸掩護。他對戰(zhàn)友們說:“船雖離岸,但沒有到達北岸,我們的任務(wù)還沒 有完成。我們要堅決圓滿地完成護送任務(wù)”。民兵齊聲響應,用手榴彈打退 了敵人的尖刀班,接連又打退敵人幾次沖鋒。當渡船安全抵達北岸時,敵軍 大隊蜂擁而至,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民兵班被沖散。馮振永與楊義修、王 克忍3人退守在河堤的一所孤宅中頑強抵抗,斃傷十余個敵人。在激戰(zhàn)中王、 楊2人先后犧牲。馮振永獨身扼守在屋中繼續(xù)戰(zhàn)斗,不幸被一顆子彈打中頸 部,頓時昏厥過去。當稍微蘇醒時,瞥見敵人正在翻檢王、楊兩人的尸體, 他忍住疼痛,拿起身上僅有的一顆手榴彈,用盡全身力氣,將身體翻滾到敵 群中順手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時年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