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教育背景
1982年及1986年先后畢業(yè)于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金屬材料系,獲學士及碩士學位;
1992~1997年在德國亞琛工業(yè)大學冶金系金屬學與金屬物理所攻讀博士學位,1997年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1997年至今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學系任教;
2001.9~2001.11獲德國DAAD資助與德國亞琛工業(yè)大學金屬學及金屬物理所合作進行“鎂的各向異性”研究;
現(xiàn)為中國體視學學會材料科學分會秘書長。
主講課程
講授過材控專業(yè)u2018金屬學u2019、u2018熱處理及合金鋼u2019、材料學專業(yè)u2018材料科學基礎u2019及u2018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實驗u2019課程。講授過研究生的u2018固態(tài)轉變u2019課程,組織過博士生的u2018材料學前言u2019課程。其中主講的118學時的材料專業(yè)主干課u2018材料科學基礎u2019為北京科技大學校級精品課程、北京市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現(xiàn)在公示期)。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1)形變行為,晶粒取向演變規(guī)律及形變織構的控制; 2) 晶體材料動、靜態(tài)再結晶行為,再結晶織構控制技術; 3) 應變作用下的相變行為、相變晶體學。
主要貢獻
主要科研項目
參加973項目“新一代鋼鐵材料的重大基礎研究”、863項目(鋁合金)、863項目(鎂合金);負責國家自然基金、博士點基金、留學回國基金項目及橫向課題多項。
取得成就
教學方面,負責過北京市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北京科技大學校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合編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u2018十五u2019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材料科學基礎》。三次被學生評為“畢業(yè)生心目中最優(yōu)秀的老師”。獲得過北京科技大學建龍優(yōu)秀教學獎、本科教學優(yōu)秀二等獎、優(yōu)秀教學標兵獎。發(fā)表教學研究文章4篇。
科研方面,負責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科研項目,參加過科技部973和863項目。在正式刊物上發(fā)表科研論文70多篇。獲得過教育部一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各一項。獲授權專利一項。參與編寫了專著“超細晶鋼-鋼的組織細化理論與控制技術”(2003年冶金工業(yè)出版社)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手冊”(2004年化學工業(yè)出版社)。目前在研的課題有:鎂合金中的壓縮孿晶及其控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沖壓用鋁帶材成形性及表面質量控制的研究(廠協(xié)項目);微電子封裝金、銅鍵合過程的取向成像分析(與香港公司合作項目);軟磁材料電工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