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生平
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蔡家的船幫在福清洋面遇上一陣颶風(fēng),人貨沉沒,死了一百多人,三兄德玲也遇難于海。其父蔡德澹在這場災(zāi)難后悲傷地離世。家道中落,蔡德輝只得應(yīng)友人之邀,往廈門教書。當(dāng)時廈門商業(yè)繁榮,四方人才云集。蔡德輝以詩會友,所結(jié)識如同安陳采南、福州鄭哲臣等,皆一時名士。他經(jīng)常同友人游覽幽林巖洞,觴詠其間。他作詩講究清新自然,詩句從至情至性中自在流出。常謂:“人惟胸懷灑落,無渣滓繞其筆端,故即景言情,抒寫?yīng)毲,處逆處順無不皆然!彼脑侙P凰山一詩:“長林郁郁雨霏霏,迢遞層巖送夕暉。窗外綠榕推暑去,江間畫舫帶煙歸。凌空島嶼飛千仞,倒影樓臺浸四圍。我向此山終日坐,高吟只恐鳳凰飛!本褪沁@樣的好詩。
同治年間,蔡德輝又東渡臺灣,在彰化縣城賜福巷居住,設(shè)帳施教。原先臺地詩賦未盛,自蔡德輝來后,帶出周宗武、吳德功等一批弟子,興趣詩學(xué)的人多起來了。而以詩詞聞名的,大半是蔡德輝的門墻桃李。教書之余,他還撰寫《龍江詩話》八卷,書中除了點評前人佳句外,更多采摘同代詩人的作品,并涉及地方時事、古今軼聞。內(nèi)容豐富。如引乙蓮先生《東石春燈行》:“春燈夜鬧仙跡境,珠澤西霞與玉井,徧地琉璃琥珀光,燭天鸞鳳蛟鰲影……燈輪迤邐初出村,燦如列宿環(huán)三垣,蜿蜒十里金蛇開,嘈雜千聲弦管繁……”再現(xiàn)了舊時東石鄉(xiāng)村鬧春燈的繁華景象。又引鄭乙蓮竹枝詞:“滿城蒼翠竹為家,人面都教竹葉遮,隔竹路迷無去處,好風(fēng)吹出一籬花。”“小姑兩髻好花堆,炫與鄰婆說作媒,阿姐婿家都聘定,儂家消息要婆催!薄帮L(fēng)風(fēng)雨雨曵羅襦,人買澎湖老蚌珠,綴得金鈿光照眼,阿娘何事一錢無?”“郎來空手贅儂家,吃過檳榔又吃茶,明日前村新演戲,喚郎力挽水牛車!泵枥L出臺灣別具一格的風(fēng)土人情。蔡德輝的詩友知道他在撰寫詩話,都很關(guān)注,多有郵寄詩篇,請他評點的。
后來,蔡德輝在臺灣逝世,葬于彰化東門鯉魚山。臺灣府學(xué)教授黃而康題其墓曰:“皇清詩人醒甫蔡先生墓”。蔡德輝的學(xué)生吳德功、周紹祖把他的事跡寫入《彰化縣志藝苑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