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名錄
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
(1937年8月以前)
翁有桂 劉開英 林 井 張 省 翁大金 劉子枝 鐘 居 李佐賓
翁南溪郭裕業(yè)郭碧月洪先城劉如川 陳獻瑞 劉和紅 劉金標
劉遇生 劉郁原 劉遇安 李贊壽 劉和甘 劉春蘭 陳淑蘭 陳由樓
劉和希 劉進興 劉和黎 陳芝盛 胡崇雅 劉及云 鄭順勝 劉及幫
劉和云 劉和惠 劉和田 劉及火 劉慈楊 劉玉浪 胡應舟 吳 鏡
劉及英陳士珍杜福榮 曾廣喜 朱芝娘 朱為臺 胡亞真 朱鹿帶
朱祖耀 朱喜紹 朱學連 朱文榜 朱方曉 朱欽娘 朱喜湊 朱忠潔
留隍崢嶸歲月
留隍人民有著光榮的傳統(tǒng),富有革命斗爭精神。
在留隍的歷史上,出現(xiàn)了多次的農民起義,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進行反抗和斗爭。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留隍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了黃石示革命根據(jù)地,并且成為中共東江特委領導機關的指揮基地?谷諔(zhàn)爭時期,留隍作為潮汕前線的后方,又是興梅后方的前線的特殊戰(zhàn)略地區(qū),成為潮汕黨組織與潮梅特委和閩西南特委的地下交通線;各界人民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解放戰(zhàn)爭時期,東留開始創(chuàng)建鳳凰山根據(jù)地,同志們親切地稱鳳凰山西側的大錢、鹽坪、茅坪、九龍石示這片紅色山區(qū)為革命“三老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粉碎了國民黨政府軍對“三老家”和鳳凰山革命根據(jù)地的5次“圍剿”;舉行了具有“阻擊推遲胡璉南竄會師”重大意義的“留隍之戰(zhàn)”,終于迎來了留隍的解放。在留隍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葉劍英、陳毅、聶榮臻、李井泉、古大存、李堅真等老一輩一批革命先輩的足跡,涌現(xiàn)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革命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