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阮恩霖(1849─── 1927),字霞青,為阮元重孫,通籍儀征,世居甘泉縣(即今邗江區(qū)公道人)。精通詩文,年十六,入縣補諸生。少年隨喬公(恪勤)于泰州官邸和皖豫撫藩臬幕中近二十年,后入人國史館。光緒三十二年(1906)首任由甘泉縣創(chuàng)辦公道小學堂堂長。著有《侍文》和《九九消寒吟》等。
阮恩霖少負文名,十六歲時補諸生。同治七年(1868),二十歲的阮恩霖往泰州拜謁已告病乞休,回歸故里養(yǎng)病的前陜西巡撫喬松年。喬松年因愛阮恩霖的才而將內(nèi)侄孫女許配給他。
作為清廷忠臣的喬松年,拖著55歲的身軀,投入治黃的任上。此后的七八年,作為喬松年的掌書記,阮恩霖一直跟隨著喬松年。喬松年晚年病重,阮恩霖“侍左右湯藥之奉”,料理他的后事。阮恩霖的義舉感動了當?shù)匕傩。喬松年去世后,阮恩霖繪《繁臺感舊圖》,并遍征題詠,以紀念喬松年的知遇之恩。阮恩霖后入國史館,期滿后,議敘鹽大使,棄不就,后將家移入揚州城中。光緒三十二年(1906)首任由甘泉縣創(chuàng)辦公道小學堂堂長。
阮恩霖平生喜作詩,晚年與陳重慶、許星箕等老先生與冶春后社的詩人們交游,經(jīng)常作觴詠之會!缎劣舷脑婁洝蜂浻腥疃髁嘏c陳重慶、張甘亭、李允卿等人9次消夏雅集的唱和詩14首。阮恩霖著有《侍文》和《九九消寒吟》等。
阮恩霖擅長書法,以行書見長。他的行書字體清新剛健,瀟灑俊逸,結(jié)構(gòu)嚴謹,動靜有態(tài),凝重中透出一股秀氣,使人大有意味不可窮極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