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王文彬(1928.3.12—2001.10.1) 字弋人,山東省青島市人。曾任山東人民出版社美術科科長兼主編。1955年調干中央美院進修,后入羅工柳畫室,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yè)。曾師從呂品、羅工柳、董希文、吳作人、蔣兆和,各科成績都為5分。后歷任美院附中及美院油畫系、壁畫系專業(yè)教師、班主任、教研組長、教授。曾為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和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并兼任中國美協(xié)壁畫藝術委員會委員。王文彬一直左手作畫,其油畫以光色見長,浪漫色彩的現實主義風格為主,且具有很強的民族特征。吳作人先生評價說:文彬的畫是中國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主要成就
1943年15歲的王文彬發(fā)表自己的木刻《路》 ,其后便踏上了追求光明與進步的征程。1947年在山東解放區(qū)首創(chuàng)以石版畫技術印制領袖像,為大軍南下的需要作出了貢獻。1948年又以套色石版畫創(chuàng)作了年畫《生產支前》。發(fā)行后受到群眾喜愛并入選于1949年首屆文代會美展,受到好評,發(fā)表于《人民日報》,曾刊登于蘇聯(lián)的《星火》畫報上。1953年多幅水彩畫入選“全國首屆水彩畫展”,受到人們注目。1954年創(chuàng)作《好好認識咱們的路》(水彩)參展于第2屆全國美展。1957-62年完成了大型油畫《夯歌》 (畢業(yè)創(chuàng)作),作為中國現實主義油畫的經典,參加“第四屆美展”、“世紀回眸”、“新中國美術60年”,發(fā)表于文獻性畫集《中國油畫》、《中國藝術50年》和《新中國文藝大系·美術集》,被以各種形式出版20多次,美院收藏。1964年創(chuàng)作年畫《革命贊歌》展出于“華北地區(qū)年畫版畫展”,并為美術館收藏;1977年展出于紀念講話35周年全國美展,并多次參加“館藏”作品展及各種大展。1975年完成北京飯店大型油畫《長城》 。1980-82年完成了大型民族壁畫《山河頌》,采用瀝粉貼金浮雕重彩工藝。原作在北京華都飯店中餐廳,后又為美國紐約新都劇院(Rosemary Theater)復制了一幅。畫稿入選于1984年第6屆全國美展“優(yōu)秀作品展”,北京美協(xié)授以美術創(chuàng)作“榮譽獎”,本作亦入選于《中國新文藝大系·美術集》。1983年病中為國務院繪制了油畫《奔流不息》。1984-85年與俞錫瑛合作壁畫《呦呦鹿鳴》,畫稿入選于1989年第7屆全國美展。2001年油畫《難忘的歲月》被美術館收藏。
著有《油畫自修》(山東美術出版社)、《壁畫繪制工藝》(福建美術出版社,合著)、《安格爾》/《米勒》/《魯本斯》(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世界壁畫》(幻燈教學)等。還有傳記《戰(zhàn)爭年代的山東新華書店》(山東人民出版社,合著)。去世后,出版了《王文彬畫集》(吉林美術出版社)。論文散見于國內外專業(yè)刊物,包括《中國傳統(tǒng)壁畫的材料與工藝》(美術研究1987年2期)。